真菌共培养强化柚苷酶发酵的过程优化及有机酸分析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柚苷酶是由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组成的水解酶,可以水解天然糖苷类物质,生成许多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但是,由于菌种生产能力低、柚苷酶制剂价格昂贵,限制了柚苷酶的大规模应用开发。共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发酵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目标产物产量,在生化、制药和食品工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提高柚苷酶活力,进而对真菌共培养发酵生产柚苷酶过程中的有机酸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对共培养产酶菌种进行筛选,发现黑曲霉FFCC uv-11与根霉FFCC 3201共培养发酵产酶效果较好。进一步考查各发酵参数对共培养产柚苷酶过程的影响,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时间间隔36 h、接种量10%、黑曲霉FFCC uv-11与根霉FFCC 3201的接种比例2:1、发酵初始pH 5.5、共培养发酵时间72 h。采用此条件进行共培养发酵,柚苷酶活力最大可达733.19 U·mL-1,是未优化条件下柚苷酶酶活(330.00 U·mL-1)的2.22倍,β-葡萄糖苷酶酶活可达77.02 U·mL-1,是未优化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酶活(53.91 U·mL-1)的1.43倍。利用GC-MS结合HPLC法分析测定纯培养和共培养发酵产柚苷酶过程中的有机酸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黑曲霉FFCC uv-11纯培养时能够生成草酸、乳酸、乙酸和柠檬酸,根霉FFCC 3201纯培养时生成草酸、乳酸和乙酸,而在共培养发酵过程中只产生草酸和乙酸。同时,未优化条件下共培养发酵柚苷酶的酶活(330.00U·mL-1)分别是黑曲霉FFCC uv-11和根霉FFCC 3201单菌发酵的1.22倍和4.20倍,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53.91 U·mL-1)分别是两种单菌发酵的1.23倍和5.57倍。实验结果表明,在共培养发酵过程中黑曲霉FFCC uv-11与根霉FFCC 3201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机制,从而改变有机酸代谢,进而提高发酵酶活。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柚苷酶共培养发酵过程、提高柚苷酶酶活、明确产酶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对推动柚苷酶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消防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式发展并不协调。传统消防站选址和责任区划分随意性较大,难见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以火灾问题和防护目标为导向
作为在应用语言文字中起典范作用的新闻媒体语言,报纸新闻报道中如何正确使用方言、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探讨了报纸新闻报道中使用方言词的
要善于把课题“做大”2001年,刘良斌来到深圳市华侨城中学(以下简称“侨中”)做校长时,学校刚刚从华侨城集团公司学校转制为南山区公办学校。2002年,侨中所在的南山区作为首
结合多年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实践经验,查阅相关资料,阐述环境监测目的与原则、过程与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工作质量、数据质量以及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0引言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在普通外科已取得肯定结果[1-4],但在颌面外科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报道较少. 我们对本院85例腮腺无菌手术进行了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前瞻性初步研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亦称Ondine灾祸,由Mellins等于1970年首先描述.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原发性缺陷,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敏感性降低,导致睡眠期间通气量减少[1.2]
目的探究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成治疗。按照患者入院先后
为规范浙江省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编制《浙江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本文总结了导则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及编制思考,包括扩展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定义、梳理海绵城市专
1临床资料2003-12/2004-12高龄患者60例,年龄80~95(平均86)岁,带管时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