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十多年,国内外学界关于近代中国的身份认同、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热点。那么,“中国”这一概念是如何产生、形成、发展并被赋予了民族国家涵义的,“中国”究竟走过了怎么样的身份认同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 追溯历史,“中国”概念源远流长。早在王朝统一前就有了“中国”一词,当时只是用来泛指“天下”,并不是国名,更谈不上具有民族国家的含义。在秦朝建立之前,“天下观”长期代替“民族国家”观念;同时,由于中原王朝与四围民族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夷夏之辨”观念产生并不断强化,随着族际的冲突、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民族观念。随着秦始皇统一统天下,“中国”概念逐渐与“天下观”分离,“大一统”的民族国家观念渐渐萌芽,“中国”概念也逐渐得到了文化、地理和历史三个层面的认同。然而,此时的“中国”概念并不是完全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在之后几千年王朝更迭的历史中,历代的统治者和臣民一直将王朝名称和“中国”概念混同使用,用“中国”指代朝代的名称、统治范围等内容,事实上,这是一种认同模糊的表现。及至晚清,随着外来侵略的加剧,亡国灭种的威胁和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国人开始对“天下”、“国家”、“王朝”等概念进行反思。中国近代的思想家和知识精英开始就中国身份认同进行深刻的思考,传统的“天下与中国”、“国家与朝廷”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晚清的民族危机呼唤民族主义意识的崛起,引导国人走上探索中国身份认同之路。从此,中国开始了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历程,并逐步树立起民族国家的观念。辛亥革命最终确立了“以中国简称中华民国”、“五族共和”的观念,标志着近代“中国”完成了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个民族国家。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的身份认同是一个人为建构的过程,那么,建构主义理论是否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呢?作为一个强调观念的学派,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对近代中国的身份认同有非常强的解释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是由共同观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第二,有目的之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同观念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 近代中国的身份认同,正是对“中国”概念不断地建构中形成的。本文以晚清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思想和行动为例,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证明了这一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开始受到“夷夏之辨”的影响,强烈的倡导“排满”,企图废除清朝皇帝,建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则举起“大民族主义的旗帜”,企图保全皇帝,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最终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接受了走向“五族共和”的观念,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现了近代中国身份的认同和民族国家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