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在中国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时,学者阮美勤的《虚拟社会,媲美人间》《虚拟社会,胜似人间》两篇文章为读者勾画了众多当时意象奇崛的虚拟活动,让人不禁对看不见摸不到、却又似乎无所不能的虚拟空间神往不已。时至今日,昔日想象的场景已逐渐成为现实,而且虚拟社会还以自身的特性、结合现实社会的需求,开发出了更多的功能。这正是虚拟社会存在的最终意义:服务于人间,造福于人类。正如硬币总有正反两面,互联网在有利于人类时也产生了众多负面影响。从与技术手段紧密相关的网络病毒、信息黑客问题,到现在和社会问题紧密关联的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层出不穷的新生问题也在困扰着虚拟社会的繁荣。社会问题的出现并非大多数网民和网络设计者的本意,这是社会、以及虚拟社会作为复杂系统可能结果之一。虚拟社会作为成形时间不长,尚在发展中的社会形态,正确规划虚拟社区的功能、提升虚拟社会对现实的补充作用,还需要对社会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预见各种行为可能性的社会影响。上述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的技术和法律、规范,为虚拟社会设定边界,防范失范行为;另一方面则要从虚拟社会建设的角度入手,促进社会内部规范、信任关系、合作精神等一系列社会认同建设。社会资本是一项社会管理、治理常用的理论,在社会发展层面上有利于促进善治的实现和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在社区层面它有利于社区的治理和发育。那么探究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生产方式的、促进虚拟社会资本的良性发展,是解决一系列虚拟社会问题的一条合理途径。当前的虚拟社会仍然是一个完成度不高的社会,因此其发展和成形的过程有迹可循。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按生产的次序将社会资本生产的众多定义和要素串联在虚拟社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将虚拟社会资本生产嵌入整体性系统之中,设计出虚拟社会中社会资本生产/再生产的模式,并在此结构之下,对虚拟社会资本生产进行的特点、方式和可能的改进方面进行分析。社会资本之所以作为“资本”,是因为其具有和经济资本类似的再生产功能。社会资本融入了人类活动、人际交往,便有了超越经济资本的“自行再生产”的能力。让虚拟社会成为完整、运转正常的系统,最终实现虚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让虚拟社会日臻完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升网民的生活质量的途径,能够真正利用虚拟社会的虚拟性和创造性实现“虚拟社会,胜似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