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ahneman的前景理论认为人类在经济事件中的决策行为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并不遵照基于价值与概率运算的结果。框架效应是前景理论的核心部分。框架效应认为人们会在获益框架下表现出规避风险,而在损失框架下表现出寻求风险。
决策是认知过程的结果,会在若干选项中得出一个最终选择。在相同条件下,个体差异会对决策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一般根据焦虑的持续时间,把焦虑分为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其中特质焦虑由于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点,被认为能够对个体的决策倾向产生长期,稳定的影响。根据Carstensen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老人总是倾向于报告更多的正性情绪体验,这导致高特质焦虑者在老年人群中的比例显著低于一般人群据此推测,年龄因素可能会(通过焦虑水平)影响决策。本研究旨在用两个实验考察特质焦虑和年龄在决策中的影响。
实验部分为两部分。在实验一中,我们招募了23名正常青年被试参加实验,并将他们根据斯皮尔伯格特质焦虑量表的得分分为两个小组(其中高焦虑者10名,低焦虑者13名)。所有被试的抑郁水平、压力易感性以及认知能力均处于正常范围。被试在完成De Martino等(2002)设计的经典框架效应任务同时接受fMRI扫描。行为结果发现特质焦虑水平与框架因素在反应时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4.466,p=0.047)。低焦虑者更容易受到框架的影响,表现为在获益框架下反应时更短,而在损失框架下反应时更长。fMRI结果发现梭状回激活程度在高低焦虑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尾核与前前额叶可能是诱发焦虑与框架效应相作用的脑区。在实验二中,招募了一组健康老年被试接受与实验一相同的扫描任务,并将他们的结果与实验一整体结果对比。老年被试的特质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年轻被试。抑郁、压力及认知能力处于正常范围,但认知能力显著低于年轻被试。行为结果发现,年龄因素显著影响了框架效应的表达,将特质焦虑水平作为协变量引入比较后,显著仍然存在(F=4.359,p=0.020)。fMRI结果发现杏仁核与颞中回在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而腹内侧前额叶广泛参与了依赖情绪的决策过程。脑岛的激活可能与年龄和框架效应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实验结果提示,两种框架下作出决策的难度在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被试中是有差异的,低特质焦虑者更容易受框架变化所影响,梭状回的激活可能帮助高焦虑者在获益/损失框架之间切换时减少思考时间。年龄因素独立于特质焦虑水平影响被试受框架效应影响的程度,脑岛的激活可能帮助了老年人避免框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