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了共同的目的,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也是资本力量与政府的粘合剂。PPP项目之所以能够让各政府部门对其产生兴趣,是因为其具有很明显的优点:极大降低行政成本、减轻政府压力并能够改善公共产品质量。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因为PPP项目较为庞大,故双方甚至多方签订的PPP协议数量众多,且关联性大、法律关系复杂,因此在PPP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了共同的目的,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也是资本力量与政府的粘合剂。PPP项目之所以能够让各政府部门对其产生兴趣,是因为其具有很明显的优点:极大降低行政成本、减轻政府压力并能够改善公共产品质量。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因为PPP项目较为庞大,故双方甚至多方签订的PPP协议数量众多,且关联性大、法律关系复杂,因此在PPP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法律纠纷。当前,有很多PPP协议纠纷诉诸仲裁。但法院在审查PPP协议仲裁案件时有以下问题尚未解决。首先,对于PPP协议的可仲裁性审查,地方法院的认定标准不同,较为混乱;其次,对公共利益的界限把握并不清晰,对于涉及法律法规等导致PPP协议可能无法履行的情况,法院无法游刃有余的处理;再次,关于情势变更的判定,法院更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混为一谈。因此,准确把握PPP协议的可仲裁性,厘定公共利益、情势变更的内涵与外延,完善PPP仲裁协议是否构成对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的审查尺度,对化解当前PPP协议仲裁司法审查的困境,助推商事仲裁制度的客观发展,适应时代发展之需具有显性意义。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章。在引言中,着重介绍了域内外对PPP协议可仲裁性、公共利益、情势变更等情形的研究现状及其司法审查实务情况,以及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部分PPP协议裁决中法院审查的实践。该部分首先阐述法院在依法对仲裁案件进行审查的思路与裁判标准,保障公正、高效的仲裁价值目标的实现的同时,指出当前法院对PPP协议仲裁司法审查中存在涉案协议的可仲裁性、公共利益的司法判定和情势变更相关问题的司法判定三方面的争议,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PPP协议裁决中可仲裁性的审查。该部分在介绍了德国的“双阶理论”及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呈现学界“行政协议说”“民事合同说”“公私混合说”等,提出PPP仲裁协议中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观点,主张法院审查的具体标准:先从内容方面确定案涉合同是否为行政协议,确定涉案合同非行政协议后,再审查申请人的仲裁请求是否针对的是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即确立以“内容+仲裁请求”的双审查标准。第三部分PPP协议裁决中“公共利益”的审查。该部分在厘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对实践中法院在裁判中作出的“公共利益”判定进行解读。就PPP项目而言,公共利益应当界定为包括交通、水利、环境等在内的公共利益项目。我国政府机关与域外社会资本签订了PPP协议时,其中的有些法律条款,例如我国的基本法律原则、我国国家主权与安全、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善良风俗等,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公共政策的违反。然而,并非所有法律条款的违反都认定为违反了我国的公共政策,例如,涉外PPP协议若仅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外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有失公平等等,这些并不能等于违反我国的公共政策。第四部分PPP协议裁决中情势变更的审查。该部分从情势变更的概念辨析出发,结合案例,认为当前法院在对情势变更进行审查时存在只要PPP协议的履行涉及政策、文件、纪要等,法院就认为已经触发了“情势变更”的启动器,将所有案件都往里面套的问题,以及将“情势变更”与“社会公共利益”混淆,认为情势变更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进而提出情势变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客观性。一些政策的变更、法律的修订以及突然的大型贸易战争的爆发可能会导致合同一方承担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继续履行合同会对一方明显不公平,或者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其他文献
以犯罪手段实现债权行为的定性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热门问题,但公司股东通过侵占本公司财产的方式实现对其他股东享有的债权的行为如何定性的问题研究却较少,该问题将私力实现债权的行为置于公司这一制度框架内,往往涉及较复杂的权属关系,令实务部门困扰。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多未能从本质理解公司与股东财产间的密切关系,以“公司具有独立财产”为由就轻易判定犯罪成立。这既不符合职务侵占罪本身的立法目的,也不符合我
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制度是自2015年以来为了缓解与公务员的晋升发展矛盾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实施到县级以下部门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层的公务员也增加了更多的职务晋升机会,待遇与福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019年3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选择在省部级及以上的公务员岗位上全范围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有效程度缓解公务员岗位晋升困难的突出矛盾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浪潮下风险管理的重要金融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各类保险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也在无形中诱发了保险诈骗。事实证明保险诈骗会侵害保险人和其他潜在投保人的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当前阻碍整个保险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毒瘤。由于我国法治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和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保险诈骗在我国出现了更具隐蔽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富集和流通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数据的高效流通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更强的推动作用。因此,培育有序的数据交易市场以促进数据高效流通,需要建立和完善数据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目前,构建有效的数据交易规则仍面临诸多困难。本文第一部分对数据交易的现状做了简要介绍。数据交易整体上呈现出业务形态繁杂的特点。所谓的数据交易在实践中一般包括普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的类型和规模不断丰富,在带动市场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公众的消费选择多样化,转变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法律法规对网络购物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弱势方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各网购平台规则也倾向于保护买方。但现实生活中,不乏有消费者一方利用网络购物的时空分离特性和倾斜保护规则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如恶意差评、恶意退款等,侵害商家合法权益。本文以张某某诈骗案为例,
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防范侦查权滥用、保障人权、推进公正司法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人民检察院基本职能和性质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检察机关通过侦查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证侦查行为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保障案件事实查明过程在程序上合法、准确;另一方面,侦查行为往往伴随着限制或剥夺人身权利的强执性措施,引
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侵害公民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甚至侵害公共安全的危险行为。在民事责任无法有效遏制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发生时,刑法应当强化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规制,维护公众生活的安全感。司法实践中,高空抛物、坠物案件适用的刑法罪名种类较多,且存在同案不同判的问题,与此同时,刑法学界对部分罪名适用的准确性也存在争议。因此,为了完善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刑法规制,有必要对高空抛物、坠
十九大四中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司法制度。随着我国对环境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日趋完善。在新形势下,环境行政执法领域成为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领域之一。在调整环保各相关方利益关系的过程中,环境行政执法发生渎职的可能性也日益加大。如何解决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公职人员渎职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本文以
幸福感是国际贸易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一项新贸易政策的推出往往要考虑其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数字贸易,作为国际贸易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将会对未来全球经贸发展与规则体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数字贸易的发展能通过消除中间商、加快信息传输等等方式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从而刺激创新,促进就业,逐步消除距离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数字贸易还促进定价竞争,强化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从
对于破坏生产经营罪,学界的争议在于如何解释本罪的行为对象和“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手段,司法实践中,对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妨害业务的行为大多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定性。但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交互性和跨平台信息交流渠道的多样性大大提高了“多因一果”发生的频率,由于第三人的干扰导致介入被害人自己的行为,因此造成损害结果时如何认定因果关系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选择恰当解释数字化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生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