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某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该民族的深层文化。禁忌语,作为语言的重要部分之一,也同样如此。它可以折射出某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禁忌既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又是某民族社会心理的特殊产物。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禁忌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和语言的不断发展,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禁忌现象普遍存在于波中文化中,但由于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因而波汉两种语言中的禁忌语,在表现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搜集书面、口头的波兰语和汉语中的禁忌语实例来对此进行归类和比较,并考察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禁忌语的异同,同时也对避讳方式和委婉语作了简短的介绍和解释。研究结果发现,在神灵、圣人名字类,死亡、疾病、衰老类,猥亵性类,种族歧视类,性别歧视类禁忌这几个方面,波汉两种语言有着共同的禁忌内容,它折射出的是人类共同的社会语言规范。而波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关命名、称谓的禁忌,有关礼仪谦虚方面的禁忌,有关隐私方面的禁忌和有关数字、颜色等的禁忌上。两者的差异体现了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出了波汉民族文化、历史因素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为了更深入研究禁忌语并对语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在避讳研究中发现,波兰语的避讳方式主要有词汇法、构词法、语义法、改音法、词形变化法,而对汉文化中的避讳现象的探索研究范畴扩大到古代和现代汉语,具体的汉语避讳方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古代汉语使用的避讳方式主要是对禁忌语字型音义进行修改,而现代汉语广义避讳技巧比较丰富,有禁忌语美化法、淡化法、中性化法、讳饰法、反叙法等。另外在对波汉两种语言中避讳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避讳方式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伦理观念,儒家思想也对避讳文化习俗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而这些在波兰语中是不曾有过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波兰和中国文化的差异了解,促进对波兰语和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发展。希望通过波汉两种语言中禁忌语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波兰语和汉语的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语言文化,更好地使用语言,以期减少实际交际时出现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