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2018年,胃癌在全球共造成100万例新发病例和大约78.3万例死亡病例,在全部癌症中,胃癌发病率列世界第五位,死亡率列第三位。在中国,2018年新增胃癌症患者病例数达到了 45万余例,新增胃癌相关死亡患者超过39万例,占全国癌症死亡总数的13.6%。胃癌诊疗经过不断地探索,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胃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的胃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胃癌的治疗进入了包括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放化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措施相结合的阶段,但是患者预后普遍较差的现状未见明显改善。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医学界在胃癌治疗研究中关注的重点领域。胃癌的起病、发展、预后受地域环境、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慢性疾病、遗传和基因、自身生理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更多地了解这些癌症风险因素有助于胃癌的治疗。尽管一些危险因素已被研究证实可影响胃癌预后,但胃癌本身复杂多变,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仍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目的: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明确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术后预后的相关性,为胃癌患者术后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4年在山东省立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59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重点关注病人的性别、年龄、围术期输血、手术方式、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发病部位、Lauren分型、分化程度等因素,Kaplan-Meier法得出生存率及生存曲线,相关性验证运用log-rank检验,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97例胃癌患者截至随访时间结束共存活292例,计算得出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依次为92.5%、68.2%、48.9%。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的性别(P>0.05)、年龄(P>0.05)、手术方式(P>0.05)、分化程度(P>0.05)、围术期输血(P>0.05)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无关;TNM分期(P<0.05)、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肿瘤大小(P<0.05)、发病部位(P<0.05)、Lauren分型(P<0.05)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示:TNM分期(P<0.05)、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肿瘤大小(P<0.05)、发病部位(P<0.05)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的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的病理类型按Lauren分型(P>0.05)不能作为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发病部位、Lauren分型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相关。(2)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发病部位为胃癌患者术后的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