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缺血性中风病的古代及现代中医药疗法,总结中医药运用脏腑理论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的规律。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查阅、研读古代医籍及现代文献,整理总结古今医家对于该病病名、病机、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研究。文献研究:收集现代有关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研究文献,经过两次筛选及纳入与排除标准挑选出临床疗效明确的文献,建立数据库提取病机辨证与治法药物信息,采用频数统计与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缺血性中风的脏腑病机及脏腑用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理论研究:整理了历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病机、治疗方面的代表性认识,归纳了从古至今中风病理论发展的大概脉络。文献研究:本次研究共收集259篇文献。涉及的病变脏腑以肝为最多,频次为176次,其次为脾,频次为132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与核心脏腑肝相关的证型有风火相煽、火热内郁、肝风内动、瘀血内阻、肝肾不足,P值分别为0.012、0.016、0.021、0.019、0.028,频数统计结果分别为51、45、37、25、18;与核心脏腑脾相关的证型有痰浊内盛、气虚血少,P值分别为0.032、0.024,频数统计结果分别为57、30。共涉及中药160种,总频数4655,频数超过100次的药物共计15种,前30位的药物为:地龙、天麻、川芎、胆南星、当归、牛膝、黄芪、钩藤、半夏、丹参、石菖蒲、赤芍、红花、茯苓、桃仁、大黄、全蝎、决明子、水蛭、生地黄、白芍、白术、甘草、夏枯草、僵蚕、蜈蚣、郁金、党参、鸡血藤、瓜蒌。药物归经频数从高至低的归经顺序为肝、脾、肺、胃、心、肾、大肠、膀胱、胆、心包、小肠、三焦。通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与核心脏腑肝相关的治法有活血、熄风、清热、化痰,P值分别为0.008、0.021、0.019、0.043,频数统计结果为978、914、338、177;与核心脏腑脾相关的治法补气、化痰、渗湿、健脾,P值分别为0.017、0.026、0.031、0.022,频数统计结果为732、698、455、216。肝经的主要药物有地龙、天麻、川芎、胆南星、当归、牛膝等,频数为183、165、162、149、148、146;归脾经药物主要有石菖蒲、茯苓、黄芪、白术、甘草、党参等。频数为122、106、139、66、66、51。结论理论研究:在病机方面,古代医家的认识基本以金元为界限,金元以前多以外风立论,金元开始则逐渐重视内因(风)的作用,治疗上方药由祛风散邪为主转变为以清热、化痰、补气、滋阴、化瘀、熄风为主。文献研究:通过对现代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文献的研究,整理归纳了目前临床证治规律。得出结论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核心脏腑在肝、脾;核心脏腑肝相关的证型有风火相煽、火热内郁、肝风内动、瘀血内阻、肝肾不足,核心脏腑脾相关的证型有痰浊内盛、气虚血少;在脏腑辨证治疗方面,以从肝、脾经辨治为重点,以虚、瘀为侧重,治肝以清热活血熄风、治脾以益气渗湿化痰为原则;肝经用药以地龙、天麻、川芎、胆南星、当归、牛膝等最为常见;脾经用药以石菖蒲、茯苓、白术、黄芪、甘草、党参等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