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山主体花岗岩位于广西东北部恭城县与钟山县交界部位,属于南岭山系西段,为燕山早期多阶段侵入的花山花岗质杂岩体之主体部分。花山是我国第一块铀矿石的发现地,在我国铀资源勘查与开发历史中具有的重要意义,目前该地区铀资源勘查工作仍在进行。本文对该地区花山主体花岗岩的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铀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岩体的成因类型,总结了岩体内铀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对该区铀资源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花山主体花岗岩在主量元素上具有高硅、高钾、高铁镁比值、富碱、贫钙、低磷、准铝质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高场强元素(HFSE)U、Th、Pb、Nb、Ta、C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的强烈富集,以及Hf、Zr、Y的弱富集,而Ti、Sr、P、Ba负异常明显。岩体比较富含稀土元素,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的LREE富集型,铕负异常明显,几乎无铈负异常,LREE分异显著,HREE分异不强。广西花山主体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I、S、M型花岗岩区别明显,与A型花岗岩基本一致;综合岩石学特征判定其为A型花岗岩的A2亚类。根据微量元素特征判定花山主体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向板内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广西花山主体花岗岩为富铀岩体,铀的平均背景值为18.34×10-6,岩体东北部地表铀矿化常见,已发现了以次生铀矿化为特征的铀矿体。铀矿化受断裂构造和不同岩性接触界面的控制,含矿裂隙两侧热液蚀变发育;蚀变类型以钾长石化、硅化、赤铁矿化为主。蚀变岩铀含量相对于新鲜原岩普遍增加,尤其是钾长石化后铀增量最大,蚀变岩稀土元素特征与新鲜原岩基本一致,暗示热液蚀变流体来源与花岗岩体具有继承性关系。研究表明岩体内部产出的细粒花岗岩脉与铀矿化关系不明显。广西花山主体花岗岩成岩区域地质背景及花岗岩类型与华南主要的产铀花岗岩体不同,但具有与产铀岩体相似的有利于铀成矿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组分,岩体富铀,富F,具有一定规模的热液蚀变和脉体活动是其有利的铀成矿条件。然而主体花岗岩成岩后缺少后期一定规模岩浆活动的叠加,目前也尚未发现大规模的构造破碎带和热液蚀变带,对形成大型铀矿床又是不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