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AmpC酶的流行分布及CMY-2型质粒AmpC酶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流行分布。研究本医院产CMY-2型质粒AmpC酶菌株的多重耐药特点。 方法: ①对1935株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三维试验筛选AmpC酶;多重PCR确认质粒AmpC酶;RAPD分析流行病学特点,纸片法检测合并ESBL的情况。 ②对第一部分实验中确认为产CIT群质粒AmpC酶的菌株进行PCR、克隆、测序;接合试验证实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微量稀释法测定MIC;PCR及测序确定ESBL的基因型;等电聚焦电泳检测细菌β-内酰胺酶等电点。 结果: ①1935株细菌中,54株(2.79%)产质粒AmpC酶,其中41株为DHA群,13株为CIT群。 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91%、4.29%、3.03%。 ③RAPD结果显示我院的产质粒AmpC酶细菌以非克隆传播为主。 ④产质粒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有78.3% (18/23) 和62% (18/29)同时产ESBL。 ⑤PCR、测序及IEF结果表明,13株CIT群细菌所携带AmpC酶基因均为blaCMY-2(pI9.0),且均携带blaTEM-1(pI5.4),9株同时携带blaCTX-M-14(pI8.0),无菌株携带blaSHV-like;pI5.4, 8.0的酶受克拉维酸抑制而不受氯唑西林抑制,pI9.0的酶受氯唑西林抑制而不受克拉维酸抑制; ⑥13株CIT群细菌有四株接合实验阳性,经PCR证实接合子均携带blaCMY-2,并有一株同时传递了blaCTX-M-14。 ⑦多数产CMY-2型酶的细菌呈多重耐药,并有一株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结论: ①我院质粒AmpC酶的阳性率为2.79%;以DHA-1型质粒AmpC酶及产DHA-1的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以非克隆传播为主; ②首次在上海地区发现CMY-2型质粒AmpC酶; ③质粒AmpC酶合并ESBL的阳性率较高,CMY-2型质粒AmpC酶主要和CTX-M-14型ESBL同时存在。 ④产质粒AmpC酶细菌耐药情况严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新型植入物可吸收牛心包补片、不可吸收牛心包补片、生物羊膜在改良viscocanalostomy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三个实验组和D对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AQP4的表达、胞浆内游离Ga浓度、血脑屏障、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及尼莫地平干预后以上指标的变化,探讨尼莫地平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对AQP4表达、血
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超高分辨率OCT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层的方法学建立及其准确性评估  目的:建立对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Ultra-high resolutio
原位肝移植由于能完整切除肿瘤和同时彻底治愈肝硬化故被认为是根治肝癌合并肝硬化最为理想的方法。而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原位肝移植术最
对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的高于庄组第三亚组(张家峪亚组)下部凝灰岩样品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1582±12 Ma.该凝灰岩层厚度约
陆松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原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共党员,曾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