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32例累及颈动脉的不同头颈肿瘤患者的各种检查,探讨出一套系统的、个体化的术前评估方式,为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安全保障。方法:本研究中共收集2007年1月到2008年12月我科收住的32例累及颈动脉的不同头颈肿瘤患者,入院后若肿瘤性质不明确,先行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再行增强CT检查。明确了肿瘤性质后,再根据颈部增強CT,初步了解肿瘤累及颈动脉的方式和累及部位。若肿瘤累及颈总动脉或/和颈内动脉,增強CT不能明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需行CT血管造影术(CT angiography, CTA)进一步检查,了解血管是否被侵犯、管内有无附壁血栓、管腔是否通畅,特别要了解肿瘤与颈内、外分叉处的关系以及与颈内动脉的关系,了解椎动脉和甲状颈干与肿瘤的关系,了解Willis环的情况。若肿瘤侵犯颈总或颈内动脉,需要再行进一步评估。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球囊阻断实验(balloon test occlusion,BTO)及颈动脉回流压((carotid back pressure )的测定等检查,判断患侧颈动脉的功能情况以及对侧脑血管代偿情况。若患侧颈动脉有部分功能,所患的是鳞癌或放疗后的复发灶,往往剥离有一定的困难,对评估不能通过的患者,需要做血管修复和重建的准备;若患侧颈动脉无功能,或健侧可代偿,则可切除患侧肿瘤和颈动脉。结果:(1)颈部增強CT检查的结果:32例患者全部行增强CT检查,其中有13例通过增强CT检查就明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从而完成术前评估。这13例中有3例肿瘤仅侵及颈外动脉; 4例累及颈总和颈内外动脉,但与颈总和颈内外动脉有脂肪间隙; 6例肿瘤主要累及颈外动脉、部分累及颈内动脉。本组中有3例累及颈总和颈内动脉,患者不愿作进一步检查,其中1例喉癌患者的增强CT示肿瘤部分侵犯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后在全麻下将肿瘤及转移灶从受侵的颈总和颈内动脉上完整剥离,并用胸大肌保护受侵的颈动脉,另外2例肿瘤侵犯颈总和颈内动脉较多,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后建议放疗。本组其余16例患者因肿瘤累及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较多,增强CT检查后不能明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后都行CAT检查。(2)CTA检查的结果:通过CTA检查,我们发现3例复发鼻咽癌侵犯颅底颈内动脉,1例下咽癌伴颈部巨大转移灶侵犯颈总动脉,考虑到手术风险大,这4例进入下一步的评估;2例喉癌术后复发累及颈总,患者拒绝进一步检查,我们从CTA中观察到1例喉癌术后复发患者的颈总动脉虽然受累,但血管通畅,管壁完整。后术中从血管上完整剥离肿瘤,保留血管的完整性。另外1例的CTA显示受累血管变细,管壁不清,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后建议放疗;1例下咽癌术后复发伴右颈部转移,累及右颈总动脉和右甲状颈干。CTA显示右颈总动脉受压向左移位,但动脉壁完整,右甲状颈干包裹于肿瘤中;2例甲状腺癌转移灶和1例复发颈段食道间质肉瘤与受累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脂肪间隙;5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在行CTA检查时,发现颈动脉鞘处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晰,密度近似大血管密度。肿块的血供来自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完整;1例咽旁间隙脊索瘤CTA示左侧颈内动静受压向外移位,但血管完整。(3)利用DSA、球囊阻断实验和颈动脉回流压的测定进行颈动脉的功能评估:本组对3例复发鼻咽癌侵犯颅底颈内动脉、1例下咽癌伴颈部巨大转移灶放疗后累及颈总动脉的患者进行了颈动脉手术风险的评估,3例复发鼻咽癌患者压颈实验、暂时球囊阻断实验均为阴性,颈动脉回流压分别是: 77/59(66)mmHg、62/44(50)mmHg、68/49(55)mmHg,当时于颈内动脉虹吸部永久性阻断颈内动脉,再在全麻下行鼻咽癌部复发灶及受累颈内动脉颅外段切除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脑神经症状和并发症,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1个月至2年,都健在。1例下咽癌伴颈部巨大转移灶放疗后累及颈总动脉患者在暂时球囊阻断实验过程中,测颈动脉回流压为57/39(45)mmHg,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体征,诉对侧手麻木,并出现反应迟缓及对侧肢体肌张力减弱,即刻排空球囊,患者症状随即稍缓解,停止进一步评估,家属拒绝溶栓治疗,出现肢体偏瘫的。结论:针对不同的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首先行颈部增強CT检查,增強CT不能明确肿瘤与受累及颈动脉的关系,需再行CTA进一步检查。若手术可能涉及到受累颈动脉的切除,进行颈动脉手术安全性的评估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