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汇”系统研究逐渐成为沉积学领域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于理解沉积体系时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Es4s-Es2x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地震、钻井、测录井、测试等资料,遵循“源-渠-汇-时”的研究思路,系统研究了“源-汇”系统类型、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控制下的砂体分布特征。依据源区母岩、构造、气候、源区面积等特征,将研究区陈家庄凸起划分为利津、胜坨、民丰三个物源区。Es4s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强烈,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化,源区面积最大,中生界、古生界及太古界共同供源,物源供给能力最强,民丰地区供源能力稍弱。Es3x沉积时期,构造活动仍较强,气候湿润、源区面积减小,太古界供源为主,源区物源供给能力大规模降低,胜坨地区古生界与中生界供源比例较高,物源供给能力相对较强。Es3z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强度减小,源区面积扩大,风化剥蚀时间长,气候与母岩具有继承性质,物源供给能力基本保持不变。Es3s沉积时期,气候湿润,构造强度大幅降低,母岩中太古界比重的增加,利津、胜坨地区供源能力大幅降低,民丰地区供源能力略有加强。Es2x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弱,母岩继承上个时期特点,气候向干旱转化、源区面积增大,物源供给能力逐渐变强。研究区发育古沟谷、构造转换带以及古斜坡三种类型物源通道。输送通道的时空发育演化控制着物源输送能力:时间上物源输送能力逐渐减弱;空间上Es4s-Es3x沉积时期胜坨地区与民丰地区物源输送能力相对较强,利津地区最弱;Es3z-Es2x沉积时期民丰地区物源输送能力最强,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弱。沉积相由Es4s-Es3x沉积时期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坡积扇以及湖底扇过渡到Es3z沉积时期的扇三角洲与近岸水下扇,Es3s沉积时期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与三角洲以及Es2x沉积时期的三角洲。研究区古近纪“源-汇”系统属于陡坡带古“源-汇”系统类型,主要发育(1)凸起-古沟谷-近岸水下扇(-湖底扇)、(2)凸起-古沟谷-扇三角洲(-湖底扇)、(3)凸起-构造转换带-扇三角洲/湖底扇、(4)凸起-古斜坡-坡积扇、(5)凸起-古沟谷-三角洲等5种“源-汇”耦合模式。利津地区主要发育(2)类耦合模式,胜坨地区由Es4s-Es3x沉积时期(1)、(3)类向Es3z-Es3s沉积时期(2)类以及Es2x沉积时期(5)类耦合模式逐渐转化,民丰地区主要发育(1)类耦合模式,在Es4s与Es3x-Es2x沉积时期还分别发育(4)类与(5)类耦合模式。“源-汇”系统对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主干断裂结构及活动强度控制沉积砂体成因类型;源区供源能力控制沉积砂体规模;物源通道与坡折带组合控制砂体发育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