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城寺庙景观变迁研究 ——以文庙和普应寺为例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包含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生产活动,是传达人们知识、记忆和情感的实在之物。寺庙景观是重要的宗教和世俗生活景观,其变迁轨迹反映了地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并有助于从微观角度解读地方社会在具体时期内的变迁图景。本文以建水文庙和普应寺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对景观人类学的理论探讨,引入历史视角分析梳理封建王朝时期、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和现代社会三个时期寺庙景观面貌、功能、空间布局和与此相关的信俗变化,试图还原不同时代地方信仰生活的总体图景。文庙和普应寺分别代表了当地不同信仰、不同运营模式和不同境况的寺庙景观,两处寺庙的变迁历程一方面反映了一条自上而下的社会变迁轨迹,另一方面也呈现了“多相性”景观的形成,以及景观内各项因素变化的过程。其中,外部权力的变更对关乎寺庙景观变迁的记忆传承起到重要作用,新的集体记忆的产生也不断推进寺庙景观变迁的发生,以顺应不同时代的发展诉求。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田野点概况,以及综述相关研究和阐述研究问题。第二章厘清建水古城内部具体布局,分析古城内寺庙景观的布局特点。第三章以文庙和普应寺为代表分析明清时期建水古城内部寺庙的建制沿革和内部空间布局。第四章梳理民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建水古城内古寺庙建筑大多成为了学校、医院、合作社工厂等现象所反映的地方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经历的民族-国家变革历程。第五章探讨当下寺庙景观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趋势,以及如何被纳入到城市管理诉求之中的。第六章通过对文庙和普应寺在历史文本和口述史内容上的比较,揭示不同寺庙景观具差异化的社会记忆与隐藏其后的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寺庙景观如何与个人和地方社会产生联系。第七章为结语,旨在对本文探讨的寺庙景观变迁问题作回应,以充实相关论题的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对怒族习惯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所谓习惯法,是指虽未经有权机关制定或认可,但仍然具备约束力和制裁力的那类社会规范;而适应性是指习惯法在具体生境中的延存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作为规范的怒族习惯法为何得以长期延存、其在经历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动以及如何与外来规范协调并有效发挥致序功能的问题,这也是对怒族习惯法的效力缘由和运行机理的追问。此外,基于对怒族习惯法的正当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