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一期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腔内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跟展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6例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球囊组(对照组,29例)和球囊联合支架组(观察组,37例)。统计分析全部患者腔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随访期间下肢静脉高压相关症状VCSS评分缓解情况以及术后VTE并发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66例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时间(24.7±9.2个月)。平均年龄(64.2±1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CEAP分级、病变侧等临床资料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技术成功率100%,腔内治疗后再次造影证实髂静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均得以不同程度的解除,盆腔侧枝循环显著减少。大部分患者腔内治疗后3个月肢体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87.5%(14/16),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5.7%(12/14);多数患者肢体肿胀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观察组肿胀缓解率90.4%(19/21),对照组肿胀缓解率88.9%(16/18),对于合并溃疡者,溃疡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及愈合者,观察组溃疡愈合率83.3%(5/6),对照组溃疡愈合率50%(1/2)。两组在每个随访点上VCS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前、术后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腔内治疗方式均有显著的近中期疗效。两组在术后3、6月的术后VCSS评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腔内治疗方法短期治疗效果相似;与单纯球囊扩张组相比,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12、24、36个月VCSS评分更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治疗组中期疗效改善更加明显。结论:1、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近中期通畅率高,具有显著的近中期疗效。2、与单纯球囊扩张对比,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一期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并发症少,12个月后具有更显著的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