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温及乌拉尔持续环流在全球变暖停滞前后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增暖最为显著,被称为快速增暖时期。但从1990年代末到2013年左右,增暖速率减缓,这段时期被称为全球变暖停滞期。中国地形复杂,气候独特。伴随全球快速增暖和变暖停滞,中国年平均气温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否存在空间上及季节上的差异?影响中国气温及其趋势变化的主导因子是什么?变暖停滞发生前后,又存在怎样的变化呢?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论文要研究的第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以前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异常及其长期趋势变化主要决定于冬季的部分,或者说,冬季季节平均的气温异常决定了年平均气温异常的主要部分,冬季季节平均气温趋势决定了年平均气温趋势的主要走向,因而研究冬季气温长期变化的成因对理解年平均的气温趋势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冬季气温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冬季风的强弱,乌拉尔阻塞作为东亚冬季风的一个重要影响系统,其长时间持续正异常不仅影响冬季的冷暖,也往往对应中国大范围极端低温事件。于是,进一步很自然的问题是:伴随着全球快速增暖和变暖停滞的年代际转换,乌拉尔环流持续异常事件,特别是持续正异常频次是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呢?变异机制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构成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本论文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来展开,在观测诊断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通用大气环流模式CAM5.3(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5.3)进行敏感性试验。此外,利用最新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大气模式比较计划(AMIP)试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了验证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可总结如下:
  (1)1990年代末伴随全球平均气温由快速增暖到变暖停滞,中国年平均气温趋势发生显著的转折。由前期的增暖趋势变为明显的降温趋势。这种趋势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和季节性差异:就年平均气温趋势而言,东部地区与全国平均变化一致,但青藏高原地区与之相反;年均气温趋势变化以冬季季节平均的趋势贡献最为显著;中国年平均气温趋势主要由东部冬季气温的趋势变化主导。
  (2)基于观测/再分析资料的相关、合成分析表明,秋季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海冰和冬季黑潮延伸区海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是影响中国东部冬季气温最主要的两个因子。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海冰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持续性,影响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从而影响到中国东部气温。在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海冰异常偏少年,冬季乌拉尔山阻塞异常活跃,东亚大槽显著加强,有利于中国降温。黑潮延伸区SST负异常减弱(加强)北纬40度北侧(南侧)的经向温度梯度,减弱(加强)北纬40度北侧(南侧)的西风,加强东亚大槽和东亚冬季风,有利于中国东部冷异常。这两个因子彼此独立,在从快速增暖期向变暖停滞期过渡时,它们表现出与中国东部气温一致的趋势变化。
  (3)CAM5.3敏感性试验和AMIP试验结果均验证,秋季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海冰和冬季黑潮延伸区SST是影响中国东部冬季气温的两个主导因子,它们二者协同作用造成了停滞期中国东部变冷趋势。对CMIP6模式的AMIP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在能获得资料的24个模式中,有半数模式可以模拟出1990年代末中国气温趋势的年代际转折;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MME)表现出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快速增暖期为升温趋势,而停滞期为降温趋势,与观测一致;MME结果也验证了秋季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海冰和冬季黑潮延伸区SST对中国东部冬季气温的重要影响。
  (4)利用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快速增暖期和停滞期乌拉尔持续正异常的特征差异。发现:持续时间在10天以上的长持续正异常事件的频次在变暖停滞期显著增加,频次异常的大值中心出现在乌拉尔山以南、北两个区域;对应长持续正异常事件,中国东部显著降温;造成这种持续异常的年代际变化的因子包括: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密集度异常、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有关的SST异常、以及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有关的SST异常。
  (5)CAMS.3敏感性试验及CMIP6的AMIP试验表明,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减少引起北半球中高纬度2波结构的环流异常,在地中海和东亚为两个负异常中心,而在欧亚大陆高纬为正异常,正异常中心出现在乌拉尔山,解释了那里环流持续正异常事件的增多;PDO负位相有关的SST异常激发从北太平洋向下游传播的波列,引起3波结构的环流异常,乌拉尔山地区为正异常中心,有利于环流持续正异常事件发生;AMO正位相有关的SST异常造成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分别存在1波和3波结构的环流异常,正异常中心位于乌拉尔山偏东、偏南的地区,有利于在乌拉尔偏东、偏南侧发生环流持续正异常事件。
其他文献
卢文弨(1717-1796年),浙江杭州人,字绍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年号弓父,时人多尊称抱经先生,乾隆十七年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四年后辞职南归,以主讲书院为生。校雠学的鼎盛是清代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相对薄弱,以开乾嘉校雠学风气的著名学者卢文弨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对深入了解清代学术尤其是校勘学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卢文弨校勘学的研究大体分为以下几章:  第一章,生
学位
本文利用2003-2004年上海市吴淞工业区SO2逐时浓度监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了上海市吴淞工业区SO2污染的特征以及各气象要素与SO2浓度的的关系,讨论了SO2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对S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进行了分类,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形成不同曲线类型的气象成因;用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回归建立了不同季节上海市吴淞区SO2浓度的统计预报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的优缺点;采用高斯模式对SO2浓度
学位
近海和河口区域是陆地与海洋交互的重要过渡区域,除了受到潮流作用,还受河口径流的作用,盐水和淡水相互作用相互掺混引起河口区域的盐度梯度变化剧烈,相比河流和外海海流,水流垂向结构更加复杂。随着经济发展,河口两岸交通需求日益增强,连接河口两岸的跨海交通枢纽建设越来越多,为了避免影响船舶航行和附近飞机起降,沉管隧道成为建设跨海枢纽工程的重要方式。已经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具有深水深槽特点,在同类工程
学位
在模式中,海洋热吸收是影响全球变暖预测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内潮是驱动海洋内部跨密度面混合的重要机械能来源之一,对大尺度热盐环流、海洋热吸收和气候敏感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开展内潮混合对海洋热吸收的影响研究工作不仅对揭示海洋热吸收变化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幅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了解海洋环流模式内部物理过程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利用LICOM3海洋环流模式以及FGOALS-g3气候系统耦合模式,较为系统
西风带泛指中纬度从近地面到对流层范围内的盛行西风。作为大尺度环流系统,西风带对外强迫变化十分敏感。有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风带趋于向极移动。西风带位置变化与热带范围扩张紧密联系,后者将进一步导致副热带干旱区面积扩张,并对副热带地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然而,现阶段利用气候模式预估未来西风带及相关系统的变化仍有很大不确定性。鉴于此,研究地球历史时期西风带的变化,
学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五次科学评估基础报告(AR5)中强调,过去几十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GMST)的迅速上升与人类活动影响间具有毋庸置疑的关系。全球增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与发生频率显著增加,且带来的影响较之平均温度升高更为严重。中国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尤为敏感。从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角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2015年通过了《巴黎协定》,提出1.5/2℃温升
关于亚洲热带陆地和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及越赤道气流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然而对于多个亚洲热带陆地的不同地表特性(如:地形、海陆分布和地表摩擦)与高原地形在亚洲夏季风及越赤道气流形成和维持中的相对重要性如何,仍缺乏定量、系统且细致的分析。本文利用分辨率约100公里的大气环流模式开展有无地形、有无海陆分布和有无地表摩擦的数值试验,首先比较了海洋性大陆、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不同地表特性和高
火山气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强迫因子,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在过去千年气候变化中被认为可能起主导作用;在近期气候变化中,被认为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停滞的原因之一。全球季风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伴随其降水变化发生的洪涝、干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全球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因此,理解火山气溶胶对季风区和干旱区气候的影响对认识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理解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学位
准确预报热带气旋路径与强度对中国的防灾减灾尤为重要。深入认识热带气旋可预报性是提高其预报能力的核心问题,发展先进的集合预报方法则是提高其预报技巧的重要手段。围绕上述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NLLE)理论与方法,在误差非线性增长的框架下,利用NLLE方法分别从观测和数值模拟两个不同方面定量研究了热带气旋路径与强度可预报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
中国地处东亚夏季风区,东亚夏季风变化与中国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密切相关。在未来全球变暖下,东亚夏季风变化是中国未来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当前,模式对于东亚夏季风未来变化的预估不确定性较大,其不确定性的来源不明,严重影响了对全球变暖下中国气候变化预估的可信度。本文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28个模式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24个模式,评估了东亚夏季风降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