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阶层间的差距日益增大,整体社会结构处于变革之中。在这一社会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功能不断扩大,个体接受的教育往往会影响其将来的社会地位。因此,一方面社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希望借此来改变自身的社会阶层,因为相对于经济资源和职业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于获得的是文化资源,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承担起社会结构均衡器的责任;另一方面,社会的上的经济、文化和职业等因素已直接或间接的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强势群体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不断的得到巩固和强化,即“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阶层”划分的影响。 同时,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很多分层现象,主要表现在学校组织间的分层,即由于教育质量不同,学校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我国这种校际分层是长期实行重点学校制度的后果,往往意味着学校间“社会地位”的分化,并受到当前“择校”现象的不断强化 。“学校分层”使公众对“不同层次”的学校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期望,更为严重的是各阶层之间的分化已经提前到学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成为改变或维持原有社会分层的一种工具。本人旨在对上述现象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将之问题化,以期引起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以“问题存在——理论分析——现实调查——政策建议”为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该问题的阐述主要通过如下五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部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释本研究的源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第二、三部分,采用文献查阅的方法对以往社会分层、学校分层及二者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为论文的写作做了较为充分的理论铺垫。并对长春市初中阶段的几所薄弱学校校长进行了简单的访谈,深入的了解到薄弱学校所处的社会境地,有助于本文的理论写作和社会调查的有效链接。 第四部分,对长春市内两所学校包括一所重点学校和一所薄弱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论文之中。 第五部分,对前文的理论判断和调查结果做系统性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