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V感染CEM×174细胞后免疫调控分子mRNA动态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SIV感染CEM×174细胞作为方便的艾滋病毒感染体外模型一直用于体外抗HIV研究及HIV与细胞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而SIV感染细胞后细胞表达免疫调控因子的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SIV感染CEM×174细胞后进行动态采集细胞标本,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了CD28超家族中的CD28、ICOS、CTLA-4、BTLA、PD-1;也检测了IDO、FOXP3这二种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调节因子的mRNA量,同时也检测了SIVmRNA的相对量。结果显示,SIVmRNA在SIV感染48h开始持续升高,随着SIVmRNA量的逐渐上升,CD28、ICOS、CTLA-4、PD-1、IDO、FOXP3均持续增加,直到最后一个时间点(SIV感染后216h)均有所回落或不再增加。唯有BTLAmRNA并不随着SIVmRNA的升高而升高,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上升。用扶正祛邪复方及其拆方扶正复方和祛邪复方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其对感染SIVmac251的CEM×174细胞表达免疫调控因子mRNA的影响,结果表明,扶正祛邪复方及其拆方扶正复方和祛邪复方对SIVmRNA的抑制作用均优于阳性对照药AZT,且对升高的CD28、ICOS、CTLA-4、PD-1、IDO、FOXP3mRNA都有显著降低作用,且其降低作用均优于AZT,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为以前还从未报导过中药对SIV感染及其相关免疫调控基因表达的效果优于化学抗病毒药,值得深入研究下去。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首次阐明了SIV感染细胞后细胞免疫调控因子的动态表达变化,并显示了中药抑制SIV的效果可能并不一定亚于化学抗病毒药。关于该中药复方的抗SIV作用及其机制、有效成分的研究将会不断进行下去。
其他文献
在分析当前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对水文—降雨、径流、水资源和水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从而为合理规划与设计城市防洪和排水系统提供支
目的:观察BiPAP鼻(面)罩通气结合中西药物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衰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 BiPAP通气加西药组、BiPAP通气加中西药物组.对各组
无聊是当代大学生十分常见而普遍的情绪体验之一,在看似充实的大学生活面前,很多大学生往往显得无所事事,沉迷于逃课、上网、睡觉。但以往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的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茵陈蒿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组织法测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别十字花科植物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分析方法。采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白芥种子中的硫代葡萄糖苷,通过反相C18柱分离,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测
本文回顾了国家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过程,总结了我校在该专业硕士培养中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海外实习、毕业论文选题与开题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并
会议
设计一个便携式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AT89S5l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半导体冷热芯片为执行器,带有PID算法和使用PWM输出的温度控制系统。做出系统的电路和作为被控对象的温控箱
钢琴家李献敏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初回国访问讲学,并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为纪念齐尔品逝世五周年而举行的音乐会,同时为在齐尔品协会所举办作曲比赛中获奖的中国学生
本文试图以后现代主义体验哲学的审美价值观念的视角,探讨在建筑学领域中空间体验的审美倾向。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演化过程作出分析与阐述,强调了当代建筑体验从注重体验主体的
主要综述了乳及乳制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从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以及仪器检测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对比介绍。目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提取、净化方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