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SIV感染CEM×174细胞作为方便的艾滋病毒感染体外模型一直用于体外抗HIV研究及HIV与细胞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而SIV感染细胞后细胞表达免疫调控因子的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SIV感染CEM×174细胞后进行动态采集细胞标本,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了CD28超家族中的CD28、ICOS、CTLA-4、BTLA、PD-1;也检测了IDO、FOXP3这二种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调节因子的mRNA量,同时也检测了SIVmRNA的相对量。结果显示,SIVmRNA在SIV感染48h开始持续升高,随着SIVmRNA量的逐渐上升,CD28、ICOS、CTLA-4、PD-1、IDO、FOXP3均持续增加,直到最后一个时间点(SIV感染后216h)均有所回落或不再增加。唯有BTLAmRNA并不随着SIVmRNA的升高而升高,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上升。用扶正祛邪复方及其拆方扶正复方和祛邪复方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其对感染SIVmac251的CEM×174细胞表达免疫调控因子mRNA的影响,结果表明,扶正祛邪复方及其拆方扶正复方和祛邪复方对SIVmRNA的抑制作用均优于阳性对照药AZT,且对升高的CD28、ICOS、CTLA-4、PD-1、IDO、FOXP3mRNA都有显著降低作用,且其降低作用均优于AZT,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为以前还从未报导过中药对SIV感染及其相关免疫调控基因表达的效果优于化学抗病毒药,值得深入研究下去。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首次阐明了SIV感染细胞后细胞免疫调控因子的动态表达变化,并显示了中药抑制SIV的效果可能并不一定亚于化学抗病毒药。关于该中药复方的抗SIV作用及其机制、有效成分的研究将会不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