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将不同含水量燕麦种子进行老化(室温及低温贮藏6-18个月以及45℃,48h)处理。通过测定样品的发芽率、呼吸速率、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酶促抗活性氧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非酶促抗活性氧系统(抗坏血酸)、有害物质(丙二醛、过氧化氢、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种子蛋白质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探索引起燕麦种子劣变的关键因素,掌握和了解种子的劣变过程及其劣变机制,为增强种子贮藏性和保持种子活力、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燕麦种子可维持高活力的贮藏条件为:室温时,4%,10%含水量短于6个月;低温时,4%,10%含水量可贮藏至少18个月,16%,22%含水量短于6个月。2、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在4%-16%含水量低温贮藏时低于室温贮藏,在22%-28%含水量时,室温贮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较低;过氧化氢含量在4%-16%含水量时,低温贮藏高于室温贮藏,在22%-28%含水量时,则相反,表明在不同温度时,ROS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含水量在16%时为转折点。3、低温贮藏时,燕麦种子酶促抗氧化系统与非酶促抗氧化系统协同作用,在4%-16%含水量时,抗氧化酶起主要作用,而在22%,28%含水量时,脯氨酸起作用。随着含水量增加以及贮藏时间的延长,CAT与APX变化规律不同。CAT对高含水量响应更快,APX在4%含水量时,对贮藏时间更敏感,二者协同作用。4、燕麦种子老化过程中,SOD1并非主要的SOD活力贡献者,而CAT1和APX1则起主要作用。燕麦种子低温低含水量贮藏一定时间内,种子形成轻度老化,P5CS1与PDHl可以共同调节脯氨酸含量来抵抗种子老化,当含水量上升及贮藏时间延长时,PDHl基因下调,脯氨酸大量积累得以保持种子活力。5、燕麦种子老化后,在28%含水量,70KDa处有22个差异蛋白下调,包括贮藏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氧化还原蛋白等;35KDa处有5个下调蛋白,分别是2个能量代谢相关蛋白,1个氧化还原蛋白,1个翻译蛋白以及1个其它蛋白;25KDa处有6个差异蛋白,其中1个为上调蛋白,5个为下调蛋白。6、老化燕麦种子蛋白质分析及MDA含量测定发现,在28%含水量时,MDA含量增加,β-醛脱氢酶含量下降,表明β-醛脱氢酶是清除MDA所必须的蛋白质。在28%含水量时,TCA循环所包含的7个蛋白质与呼吸指标RGT, OMR和IMT变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