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对中介语的正式探讨已有三十多年。中介语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介语理论弥补了错误分析理论的不足,把语言学习者作为研究中心,揭示了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一般规律,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Nemser(1971)和Tarone(1983)认为,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总是处在中介语连续体的某个阶段;而在这个连续体上,学习者在二语口语或书面语应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 20世纪50~60年代,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对比分析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对语言学习者错误的分析。 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来源的错误分析理论,对学习者错误进行总结、分类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错误分析理论以中介语(过渡语)理论为基础,错误分析理论弥补了中介语理论的不足:把语言学习者作为研究中心,揭示了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一般规律,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将错误看作是外语学习的必然过程。错误分析从一开始便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是衡量其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个尺度,对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的写作教学来说尤其具有实际价值。 在中国,英语是在非目的语环境(非自然环境)的课堂中有意识地学习的。由于英汉语语系不同,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错误更是不可避免。在二语习得研究中,错误已不再被看作是学习者学习能力低下的标记,而是学习者学习的一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