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肠息肉是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理分型多样,且有一定的恶变概率,早期明确诊断及恰当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本研究收集了一组经肠镜确诊及肠镜下行息肉摘除术的结肠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特点、息肉发展的可能影响因素、镜下息肉形态及组织病理特点,以及肠镜在息肉摘除术中的运用,以期进一步优化儿童结肠息肉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从而提高儿童结肠息肉的治愈率,改善患儿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五年内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经电子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儿193例,均满足以下标准:(1)患儿年龄不超过14周岁;(2)经结肠镜确诊为结肠息肉;(3)息肉经内镜下切除;(4)除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数据分析的器质性基础性疾病。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入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和方差齐性条件,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93例患儿中男性患儿131例(67.88%),女性患儿62例(32.12%),男女比例2.11:1,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为4.61±2.16岁。年龄集中趋势为3~5岁,该年龄段患儿有86例。2.病程最短的1周,病程最长的4年,平均7.29±8.30月。按照病程长短分为两组:短病程组(≤6月),长病程组(>6月),两组间体重低下(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体重的2SD)率、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发生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3.以便血为主诉的有191例,占总病例数的98.97%,有肛门肿物突出的26例,占总病例数的13.47%,合并有腹痛的33例,占17.10%。有过敏体质表现的(包括湿疹,食物过敏、哮喘)13例,占6.74%,嗜酸粒细胞增高(>4%)的有25例,占12.95%,合并肠道感染15例,占7.77%,合并功能性便秘12例(符合罗马Ⅲ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占6.22%。4.肠镜检查总共发现结肠息肉197枚,其中单发息肉189枚(95.94%),4例为两枚息肉,共8枚(4.06%)。右侧结肠息肉9枚(4.57%)。左侧结肠息肉188枚(95.43%),其中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的息肉共166枚(84.26%)。按息肉大小将息肉分为:巨大息肉(>1.5cm),大息肉(0.5~1.5cm),小息肉(≤0.5cm),其中小息肉17枚(8.63%),大息肉119枚(60.40%),巨大息肉61枚(30.96%),同时按息肉大小将患儿分为三组(两枚息肉的按较大息肉分组):巨大息肉组60例,大息肉组118例,小息肉组15例。三组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程长短无显著差异(P>0.05)。5.有153枚息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幼年性息肉151例(98.69%),炎性息肉2例(1.31%),未见腺瘤性息肉及恶变性息肉。不能评价息肉大小及形态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6.根据镜下息肉切除术中是否使用金属钛夹,分为钛夹组及非钛夹组,其中钛夹组54例,非钛夹组139组,钛夹组术后三天大便带血1例,无再次手术病例,非钛夹组术后三天大便带血16例,再次肠镜下治疗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便血、腹痛和肛门肿物突出是儿童结肠息肉的最主要的就诊原因;2.结肠息肉对患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影响不大;3.便秘及过敏性疾病可能是儿童结肠息肉发展的影响因素;4.结肠息肉的大小与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程长短等因素无密切关联;5.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金属钛夹是目前治疗儿童结肠息肉的主要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