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较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初步研究,重点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素质的现状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转化率不高和精神文明素质较差,不仅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观念落后有关,也与国家投入的不足及现行教育体制、政策有关。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研究及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村劳动力的目标及应采取的措施,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对国内外所研究的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和进展的分析,确立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为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相关定义,其次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分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加速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的竞争机制,并针对榆树市的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进行调查。从而剖析了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包括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专业化的职业技能、缺乏有效服务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网络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较低。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很多,其中相对落后的基础教育、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观念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此通过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等。综合上述的分析,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的加强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应健全与完善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创新农村劳动力教育模式,努力调动农村劳动力的自主意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养农村劳动力的文明素质与现代意识,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