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70年代我国政府倡导和施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城市已基本实现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目标,而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地区,家庭生育率也大幅下降,从过去每个家庭普遍生育四、五个孩子,下降到两个孩子左右。人口增长速度的降低和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居民尤其是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念、生育意愿发生了巨大转变。
本文以笔者的家乡——位于河北省东部的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B村为个案,运用了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生育目的、生育数量、生育时间、性别偏好和子女质量期望五个方面对冀东农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现状进行了描述。通过研究发现,冀东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村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已从多生向少生转变,由忽视子女质量向重视子女质量转变,由明显的男孩偏好向性别偏好逐步弱化转变。但多年来,妇女的初育年龄几乎并没有发生变化,尚未实现从早生向晚生的转变。
文章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个体层面入手,并结合村民具体的生命历程和生活实践,对村民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面,生养孩子成本的日益上升,孩子功利性效用的不断降低,村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逐步地削弱了村民生育的需求和动机,使其在生育过程中的经济理性日益凸显;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宣传,使得少生优生等观念逐渐在村民的头脑中内化;村落文化下村民彼此竞争的内容由子女数量的竞争转向子女质量的竞争,典型个案的示范作用使这种竞争得以强化。从中观层面,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是促使村民少育观念和行为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从个体层面,村民具体的生活实践以及所面临的不同的问题情境则构成了他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出现纷繁复杂状况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进一步指出了村民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变化的直接结果——低生育率及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从政策与实践层面,为防止未来持续低生育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需重点关注计划生育理念、生育政策调整、利益导向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