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油田,为了提高采油率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采油技术,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使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本课题通过对碳酰胺复合驱工艺条件下影响集输管道腐蚀的因素进行室内模拟试验,探究其腐蚀规律,优选材质并筛选出效果良好的缓蚀剂及最佳加注浓度,最后对防腐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失重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碳酰胺复合驱环境中,随着温度和CO2分压的升高,20G碳钢、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在温度达到80℃,CO2分压达到0.5MPa以后,开始逐渐减小。20G和316L的腐蚀速率随着含水率与氧含量的增加,抗腐蚀性能越来越差。20G碳钢腐蚀形貌为不均匀的全面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3、Fe2O3。316L不锈钢由于在腐蚀介质中发生钝化,钝化膜的保护作用使其腐蚀速率相比碳钢较低,腐蚀形貌为轻微的点蚀。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20G碳钢、316L不锈钢的腐蚀反应随着温度升高,电荷转移电阻Rct值减小,抗腐蚀性能变差,但在80℃以后,其电化学腐蚀倾向开始减小,电化学腐蚀动力学阻力增大,抗腐蚀性能趋佳。缓蚀剂的测试结果表明:80℃时,3#缓蚀剂对20G碳钢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最佳添加浓度为450 ppm,2#以及1#缓蚀剂缓蚀效率依次减弱。电化学分析表明:三种缓蚀剂均为阳极型缓蚀剂,添加缓蚀剂与未添加缓蚀剂相比,电荷转移电阻Rct值增大,说明缓蚀剂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逐渐形成保护膜,抑制了金属电极的腐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