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unain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人数的日益增多,互联网对于我们公民的影响日益加深。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对于我国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可以说,目前我国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同时随着女性收入的提高和受教育程度的加深,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对于社会休闲方式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旅游行为逐渐成为女性生活休闲的重要部分,女性成为“大众旅游”时代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对于旅游行业的研究较多从传统的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社会学的研究多是将旅游视作社会现象、社会文化,很少从特定人群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旅游行为。本研究则是以“互联网+”时代为特定的背景,将河南省青年女性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要目的,侧重于应用性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主要有:互联网对被调查者旅游行为在性别因素上存在显著相关性;互联网对河南省青年女性旅游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统计分析的过程主要有:首先,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次,利用卡方检验和交叉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互联网对被调查者在性别因素上的不同影响,得出两者之间存在部分显著相关性;再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行为的影响,得出两者存在部分显著影响;最后,利用回归分析,研究影响青年女性在互联网旅游行为的因素,发现受教育程度和网络旅游信息查询成线性关系,受教育水平、互联网使用程度与互联网旅游产品的认可程度成线性相关。通过定量分析,本研究总结出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行为的影响,其正面影响包括:获得方式方便快捷,为构建理性旅游行为提供可能;信息选择多样化,提供构建理性旅游行为的路径;拓展交际群体,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多层面技术支持,增强旅游社会功能的实现。负面影响包括: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所引起的信任危机。同时研究提出了增强互联网对青年女性旅游行为正面影响的对策建议,在微观层面上:提高女性综合素质,增强女性安全意识;规范个体行为,树立健康网络社会环境;在中观层面上:搭建互联网平台,完善信息监管工作;加强景区系统治理,提高旅游场域环境;在宏观层面上:营造健康合理环境,保障国民休闲旅游权利;加大社会媒体的监督作用,塑造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学术脉络的形成,首先是在沈阳市九路市场发现的群体性财神崇拜现象的启发下,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思考民间信仰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性,结合我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由此形成了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年级教材的单元练习中都安排了一个板块叫“读读背背”,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要链接文本,让静态的读读背背变为动态的理解应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
学位
本研究扩展文化再生产和资源转换这两种关于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子女受教育机会的解释,对家庭背景在教育分流中发生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作者以2003年全国综合调查数据资料(CG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