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庞斗志演义》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明清两代流传甚广,刊刻版本达二十五种之多。与《三国演义》等经典相比,《孙庞斗志演义》的艺术成就自然不及,但作为一部通俗文学读物,《孙庞斗志演义》无疑是成功之作。本论题拟从材料来源的研究入手,试图通过与史料、元刊平话、元杂剧和“列国”系列小说的比对,找出《孙庞斗志演义》成书的脉络。第一章《<孙庞斗志演义>与史料》通过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中记载有关孙庞故事的史料,发现有三点差异,而《孙庞斗志演义》在这三点上皆与《资治通鉴》记载相同,因此,《孙庞斗志演义》的材料源头当是《史记》,其中有关孙庞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有说书艺人据《资治通鉴》加以整理,使得故事与《史记》所记相远。本章还探讨了由史料发展成为《孙庞斗志演义》的原因,即由于史料记载的情节性、趣味性和可塑性使得孙庞故事得以不断发展。最后举例讨论了史料发展成为小说,历代艺人们所采用的改编方法,即情节的扩充、改动和删减。第二章《<孙庞斗志演义>与元刊平话》主要比较《孙庞斗志演义》与《七国春秋平话前集》的关系。现今《七国春秋平话》仅存后集,前集散佚,但从后集的情节特点可以推知其前集对《孙庞斗志演义》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认为二者情节完全相同,如“孙膑与邹忌父子争夺苏代女”一节,《七国春秋平话前集》中便没有,当是作者吴门啸客据《左传》或者《初刻拍案惊奇》中有关故事改编而成。第三章《<孙庞斗志演义>与元杂剧》首先比较了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的两个版本,即脉望馆抄本和元曲选本,从而得出这两个版本实际上都参照了同一底本,脉望馆抄本仅在字词上给予订正并未对情节内容做删改,而元曲选本则在情节内容上做了较大的改动。通过比较发现,《孙庞斗志演义》几乎囊括脉望馆抄本所有情节,甚至在语言上皆有一定的承袭。最后讨论了《孙庞斗志演义》如何在杂剧的基础上进行情节改编的。第四章《<孙庞斗志演义>与“列国”系列小说》主要探讨《孙庞斗志演义》与《列国志传》和《新列国志》二书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孙庞斗志演义》有四处情节承袭于《列国志传》,有的地方还做了适当的改动;另有情节来源于《新列国志》,这也可以证明《新列国志》成书时间当在《孙庞斗志演义》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