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区发展的双重任务,既需要承担国家生态建设战略部署、维护生态安全,又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经济转型升级来推进林区发展使得林业增效、职工增收。尤其在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各林区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为东北林区筑起了一座座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着如何进行体制改革、如何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利用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带动林区百姓增收创收等问题,所以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协调发展是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发展的关键。此外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下,研究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和理论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动态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为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首先,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介绍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其次,把握指标体系建立的思想和原则,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分别选取指标,构建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收集2000-2017年相关指标的数据,利用加权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然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通过建立灰色动态评价模型测算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相互影响程度,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7年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主要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目标;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不同发展阶段类型,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都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生态子系统对经济子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后者对前者有抑制作用。最后,依据模型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补齐各子系统短板,发挥系统协调发展效应;减少外部环境压力,注重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以林业资源为经济发展点,开展林业复合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