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复杂地形下的风系统深刻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由于复杂地形下风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单一观测点难以准确描述风场特征,限制了人们对风系统的理解。本文利用位于中国辽宁东部山区独立流域(面积约:536 hm~2)的“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监测研究平台”(简称:科尔塔群;由3座通量塔组成:1号塔-典型次生林,2号塔-蒙古栎林、3号塔-落叶松人工林)和流域外1座气象观测站,采用2020年和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次生林生态系统结构塔群LiDAR监测平台”;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培育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地形下的风系统深刻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由于复杂地形下风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单一观测点难以准确描述风场特征,限制了人们对风系统的理解。本文利用位于中国辽宁东部山区独立流域(面积约:536 hm~2)的“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监测研究平台”(简称:科尔塔群;由3座通量塔组成:1号塔-典型次生林,2号塔-蒙古栎林、3号塔-落叶松人工林)和流域外1座气象观测站,采用2020年和2021年的风速和风向观测数据,定量研究了该流域的风系统;分析地形、冠层结构、大山谷环流和天气尺度盛行风对风系统形成的影响;基于此,根据风场特征划分了三种风模式,比较不同风模式之间的净辐射、林内外虚位温和大气稳定度等气象要素特征;最后,研究三种山谷风模式的碳通量数据(基于涡度协方差法)特征,分析风模式识别对数据诊断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的风场特征明显不同。同一山谷两侧的3个观测点的冠上盛行风向不同,近山谷中心线的观测点(1号塔和2号塔)多西南风,远离山谷底部的观测点(3号塔)多为南-北向风;这可能与观测点的海拔高度及处于沿山谷东西向的相对位置有关。沿冠层垂直方向,3个地点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风切变,1号塔冠层上下方的风向切变最明显,2号塔无论白天夜间均有上坡风,3号塔的冠层切变仅在白天显著,夜间常有下坡风。不同森林类型的风速廓线拐点位置不同,主要受森林冠层结构,如冠层高度和叶面积密度等影响。(2)研究流域总体不符合典型山谷风环流模式。尽管该流域具备形成局地热力环流的地形条件,但3个观测点呈现典型局地环流驱动的山谷风系统出现频率均较低(13.0%)。其中,靠近山谷口地点(1号塔和2号塔)更容易受到大山谷气流的影响,表明更大空间尺度的局地环流与小尺度局地热力环流的交互的作用影响了1号塔和2号塔的冠层上方风向。山谷深处、海拔较高的地点(3号塔)则易受局部地形的影响而形成更小空间尺度的局地热力环流。(3)根据不同风场特征划分三种风模式。风模式I:昼夜风向相逆,冠层上下方风向切变程度大,昼夜净辐射差值大,冠层上方稳定层结频率高,夜间常有逆温层伴随下坡风,此时冠层上下气流的解耦现象严重;风模式II:风向和气象要素特征均代表研究区域内风场的一般情况;风模式III:昼夜风向一致,冠层上下的风向切变程度较小,林内昼夜温差小,而日间冠层下方出现的逆温层说明白天对通量观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4)不同风模式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特征与数据质量诊断。在不同风模式下,NEE与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的拟合效果不同:白天风模式III情况下拟合最好(R~2=0.31~0.47),风模式II次之,风模式I最差(R~2=0.15~0.34)。上述结果表明发育较好的典型山谷风系统不适合涡度协方差法的观测。整体来看,1号塔得到的通量数据不确定性最大,3号塔次之,2号塔的数据质量最优。本研究揭示了典型山区森林小流域风系统的特征、成因、模式及其对通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其结果可进一步为通量数据的解释(如:平流诊断)、质量控制、精确计算及新建通量塔的选址等提供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
根毛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了根的表面积,提升了根从外界环境中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同时在植物适应干旱胁迫下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微丝骨架作为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根毛生长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干旱诱导根毛生长中微丝的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拟南芥微丝捆绑蛋白AtVLN4具有正向调节根毛生长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发现微丝解聚因子AtADF11具有负向调节根毛生长作用,并且在干
玉米(学名:Zea mays L.)是一种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风力等作用发生倒伏,而且各种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有研究表明,植物细胞壁的机械强度与植株的抗病性和抗倒性有关,而NAC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次生壁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在玉米中筛选出一个NAC类转录因子基因ZmNAC19,该基因在叶片中高表达,并通过转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该基因导
玉米(Zea mays.L)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低温作为限制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已被广泛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玉米耐冷的相关机制,本研究以抗冷基因型玉米MT和冷敏感基因型玉米MS为材料,调查分析了两不同耐冷型三叶一心期玉米幼苗在4℃低温处理4 d时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同时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蚕种质资源,野蚕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对野蚕种质资源的类群划分与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16个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的线粒体基因组,结合已有的8个品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了柞蚕品种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以探究柞蚕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种内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还基于67个樗蚕属(Samia)野蚕的COI基因序列,构建了樗蚕属野蚕的
多斑柞跳象Rhynchaenus maculosus是近年来发生于我国的柞树潜叶性害虫,在林业、园艺和柞蚕业上的危害日益严重,对柞蚕饲养的影响尤为突出,其发生时期与柞蚕放养时期高度吻合,严重影响柞蚕的正常取食。由于该虫为我国新发害虫,其生物学以及发生规律等可利用信息有限,生理生化等相关信息更是处于空白。为了揭示多斑柞跳象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过程,探索其生理生化等相关发育规律,挖掘、筛选和
番茄是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易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从而造成减产。表皮毛作为番茄表面一种特化的毛状突起结构,在抵御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JA信号与番茄表皮毛的形成、腺体内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关系密切,其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转录因子SlMYC1是表皮毛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核心调控元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TOR能调控番茄表皮毛的
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重要森林和经济树种,也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柞蚕饲料树种。由于形态上相似、分布范围上高度重合,以及自然状态下存在着大量种间杂交,自1912年辽东栎建种以来关于二者分类关系的争议就一直不断。有学者认为辽东栎应归入蒙古栎作为一个亚种,也有学者认为辽东栎与蒙古栎是两个不同的栎属植物种类。本论文从
植物侧根发生能力可作为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弱的一种重要标志。在耐逆境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根中已获得响应石油污染胁迫的甘露聚糖酶基因(Mir MAN),转化拟南芥获得过表达植株(Mir MAN-OE)。本研究通过调查转化植株生长性状及侧根发育情况,并通过盐胁迫下该基因过表达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耐盐适应性鉴定,解析了该基因提高植物盐胁迫适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
柞蚕(Antheraea pernyi)是我国特有的农业昆虫资源,蛹(幼虫、成虫)可食用,茧可缫丝。柞蚕幼虫因具有丰富的体色而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观赏昆虫。幼虫体色在生产和育种实践中是柞蚕新品种选育的基本形态标志。为解析柞蚕幼虫体色的遗传与色素基础,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手段对柞蚕幼虫体壁中的色素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检测了柞蚕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幼虫黄体色和白体色的遗传分析,并利用代谢
针对元素化合物易学难记的问题,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例,在物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真实情境的复习方式,赋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丰富的内容,点面结合,形成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以期强化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