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实现创新驱动有赖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筑与优化,要求在地区形成一个要素关联、多重互动、协同发展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实践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等,这对构建创新供需两侧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客观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创新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创新绩效等的作用,也有学者关注到产业、企业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在区域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是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区域是链接宏观与微观的重要层面,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创新系统理论、“五螺旋”创新驱动范式、马克思主义的供给需求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推演、耦合协同度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方法,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核心问题,在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及供需协同指数。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及其功能特点,构建了包括创新需求子系统和创新供给子系统层次、要素层次的双层供需协同框架,并从要素关联、系统协同角度指出该系统供需协同包括创新需求子系统与创新供给子系统之间的供需协同,以及创新供给子系统中产学研供需协同两组关键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并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2009—2018年系统供需协同指数,发现各省份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供需两侧普遍呈非协同演化态势。(2)揭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所涉及的两组关键协同关系为基础,一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创新要素配置作为传导中介,揭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为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3)实证检验了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直接影响看,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不同地理区位、不同资源依赖水平的地区及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地区,二者间作用效果表现出地区异质性。从间接影响看,研究期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方面,仅能通过优化创新人才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能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4)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调节因素。通过明确创新供需两侧关注重点,选择不同创新途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同研究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不同产业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方面,在分析它们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作用基础上,构建可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创新途径中自主研发可以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影响得到增强,不同研究类型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能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促进作用得到强化,不同产业发展上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作用被增强。另外,不同创新途径、研究类型及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三条作用路径的影响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从而也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区域创新需求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供给子系统,并基于要素关联、协同明确各子系统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弥补了缺少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的不足;采用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全国整体及异质性地区两个维度,验证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