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早期作品中“失去”主题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当代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以文笔细腻优美著称。他称自己为“国际主义作家”,其作品中念旧、帝国、命运的无奈等主题总是能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鸣。对于这些主题的解读也是以往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本文由“失去”这一主题切入,对石黑一雄的早期作品《浮世画家》和《长日留痕》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失去”主题,以期从新的角度对作品主题进行解读。   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所处历史背景的分析对“失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绪论主要介绍了石黑一雄的生平及文学成就,综述目前国内外对于石黑一雄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部分为对《浮世画家》的分析。文章首先陈述了主人公小野失去亲人、老师以及社会地位的表现及原因,并且分析了“失去”主题在书中战后的日本这一历史背景中的表现。第二部分是对《长日留痕》的分析。首先陈述了主人公史蒂文斯在失去父亲、失去爱人之后逐渐失去自我的表现与原因。其次指出战后英国衰败的国际地位以及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逐渐失去的主导地位在作品中的体现。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两部作品做了比较分析,分别通过两位主人公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同样作为不可靠叙述者的表现,以及日本和英国在书中所处的相同历史背景下“失去”的异同进行比较,同时指出两部作品文化背景的相通性。结语部分强调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浮世画家》和《长日留痕》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失去”这一主题在石黑一雄作品中的意义,并指出了作品的基调并不悲观,作者在表现失落的人生的同时也指出应当脱离旧思想的束缚,接受先进文化和新鲜事物,以寻求人生新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刊讯 5月20日,在第三个“世界蜜蜂日”到来之际,为弘扬蜜蜂精神,同舟共济,加快全国蜂业复工复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在广元市昭
期刊
本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下,在广泛而深入查考地方文献、西文文献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记载和介绍贵州社会的著述及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与借鉴
为查明四川省西昌市小型猪场猪圆环病毒II型的感染状况,笔者选取西昌市32个不同规模的小型猪场采集抗凝血800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的核酸阳性率在能繁母猪、仔猪和育
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比如沙漠蝎子、蜥蜴、跳鼠,大多会在地下挖洞,藏身其中以躲避高温暴晒。这是动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那么,植物有这种技能吗?落花生的结实之谜  植物不会挖洞,但却能把珍贵的种子“藏”在地下。讲到这,很多人会想到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落花生,落花生,花儿落地果就生”,当我在教室念完这句俗语,问学生们“花生的果实是否结在地下的根上”时,许多人答“是”。  其实,花生的果实结在地上的枝
期刊
广告是为了适应人类某种需求而产生,即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经济现象,广告是广告商用于推销商品或服务,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达到提高销售额度,获取利润的一种
看电影《The Founder》,让我最受触动的,不是52岁的失败奶昔销售员成功实现了美国梦——取得了麦当劳的经营权,并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快餐王国,而是电影里的汉堡肉饼看上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