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士禛是清代文坛的第一任宗主,他的“神韵说”是清初诗坛上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理论,其独具特色的神韵诗作也成为清初诗歌的杰出代表。然而王士禛学问渊博,其成就不仅仅局限于诗歌领域,诗、词、古文、杂著各方面均有建树。作为文坛宗主的王士禛无疑是一位大家,是一个值得作全方位研究的人物。目前学界对王士禛诗歌的研究已经相当全面而深入,其词作成就也得到了认可,甚至连杂著小说等作品也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但是王士禛的古文创作却很少得到关注,可以说是王士禛研究最为薄弱的一个方面,这对于全面认识王士禛其人与其文学成就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在分析王士禛古文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诗论与杂著对其古文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明确王士禛在清初文坛上的地位。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王士禛研究的概况。王士禛诗歌研究一直是学者用力最勤的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王士禛诗歌研究的成果;就词作而言,学界基本认定王士禛是清词“中兴”的关键人物;杂著小说等作品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士禛的文学观念与兴趣爱好;古文的研究相对薄弱,学者对王文的研究多是泛泛而谈,且多集中在对其“小文”的鉴赏之上,古文理论鲜有论及。第二部分论述了清初文学思潮及古文运动的兴起,这是研究王士禛古文创作的大背景。清初实学思潮的兴起是学人反思明末学风的必然结果,此期学者一切学术的出发点乃在“经世致用”。古文在此思潮影响之下出现了复古运动,“文以明道”的传统观念开始复归,不论是“学者之文”还是“文人之文”都呈现出鲜明的现实特色。第三部分论述了王士禛的古文理论,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王士禛于古文未见专著,其文论散见于书札题跋及各种杂著之中,且只言片语,多评点式的感悟而较少深入地展开,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王士禛的古文理念:倡导“文本六经”,褒扬忠孝节义是对清初文学思潮的呼应:与身经两朝的钱谦益相比,王士禛认为学习唐宋古文的价值乃在学有门径;与汪琬斤斤于法度相比,王士禛更提倡超越法度而“无法”;王士禛于文自有心得,“真诚”与“本色”是其论文指归;最后详细论述了王士禛的“神韵说”,认为“神韵”之论同样适用于其文。从而明确指出了王士禛古文理论的共性与个性。第四部分以王士禛的山水游记与人物传记为代表分析了王士禛的古文创作。王士禛的山水游记明显地分为几组,金陵游记才情飘逸,充分体现了“神韵”特色,代表了其游记的最高成就;在重学问的风潮影响之下,蜀道游记,粤行游记与秦蜀游记文学性减弱,体现出重考据的一面。接着分析了王士禛的人物传记,将墓志、墓表、行状、行述、传记等一并归入其中。其人物传记具有文献性与文学性的双重特色,一方面再现了清初社会风貌,一方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王士禛在清初文坛的地位与影响。清初古文作品较多呈现出“质实”的一面,考据与义理之作大量涌现,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王士禛的古文则更具文学性与艺术性,在清代散文史上,王士禛上承汪琬等古文三家,下启桐城方苞等人,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