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束过滤技术自发明以来的二十年多年时间里,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其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但是针对黄浦江支流原水水质的饮用水处理还缺乏相应的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经验。针对黄浦江支流原水微污染水质的特点,在上海石化水厂进行纤维束过滤技术及均质滤料过滤技术的中试试验及生产性试验的对比研究。中试试验主要研究了微污染原水经过混凝、沉淀(气浮)工艺处理后,纤维束过滤与均质滤料过滤在设计滤速及高速过滤条件下对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以及运行周期的规律;生产性试验主要研究了在生产规模下,纤维束滤池与均质滤料滤池在设计滤速及高速过滤条件下对水厂澄清池出水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探讨了纤维束滤池与均质滤料滤池在过滤初期(一小时内)的出水效果以及滤池运行周期的规律。通过试验确定了纤维束滤池运行最佳工艺参数,并且通过对一个有机玻璃纤维束滤柱四个月的水质监测,探讨了纤维束过滤性能各种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中试试验中,微污染原水经过混凝、沉淀(气浮)工艺处理后,纤维束过滤较均质滤料过滤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有明显的优势,可将水中悬浮物质处理到较低水平,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5%,且纤维束过滤对有机物指标CODMn的去除明显好于均质滤料过滤。但两种过滤均对进水中氨氮处理效果较差。纤维束过滤在高速过滤条件下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较设计滤速没有明显区别。纤维束过滤运行周期较均质滤料过滤周期更长。在生产规模下,纤维束滤池较均质滤料滤池设计滤速下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比中试试验更显著。与中试试验相似,纤维束滤池与均质滤料滤池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均不好。在过滤开始一个小时内,设计滤速下,纤维束滤池与均质滤料滤池相比,达到稳定出水指标的时间更短。在高速过滤条件下,纤维束滤池达到稳定出水指标的时间和滤速的大小呈负相关性。纤维束滤池的运行周期比中试试验36小时运行时间更长,可达到42小时。均质滤池只能达到24小时的设计运行。有机玻璃滤柱的试验表明,纤维束过滤性能受纤维束滤池滤速、滤料填充密度、压缩层高度及密实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