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在技术水平低下、人均资源贫乏和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不利条件下,经过30多年制度转型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世人瞩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几乎全方位的大国,不可不称之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在增长奇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维持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呢?一些学者透过经济学视角的探讨,认为资本因素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技术创新的作用次之,制度变革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力资本的贡献则相对较小。然而这些研究多是阐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事实,却不能解释中国高速发展的深层原因。高速经济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资本的贡献是保障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而背后潜藏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则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深层动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以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税收政策是最为有力的手段。在资源紧缺背景下,随着分税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张必然导致税收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税收竞争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过于依赖税收竞争将导致过度税收竞争问题,结果不但会减少税收收入、导致税收秩序失衡,甚至还会引发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劳动者失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故而,研究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及其效应问题,对于认识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发展规律、把握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互动关系,并从中探索税收竞争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效应,对规范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秩序,形成良性的税收竞争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空间统计的角度分析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现状及时空演进,探讨税收竞争策略互动关系,考察税收竞争的要素流动效应等。具体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界定相关核心概念并回顾税收竞争相关研究现状,阐述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交代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首先考察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要素;其次,剖析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互动的来源;然后,通过时空关系的引入,重构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互动机制;最后,阐述税收竞争之效应。第三部分借助地方宏观税负水平这一指标,采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究1994~2014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发展现状及时空演变规律,并从中发现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性的直接证据。第四部分探讨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策略互动关系。在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互动网状机制基础上,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对1994~2014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空间策略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政府的税收政策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着相互模仿的同期空间策略互动关系,而且政府间的竞争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产生溢出最终对其税收竞争关系产生影响。第五部分基于网络的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互动关系。本部分首先采用VAR Granger causality方法构建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空间关联网络,然后运用网络密度、关联度以及块模型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1994~2014年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发现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溢出关系广泛存在,省级政府在这个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也各有不同,而且还发现该网络中的省级地方政府存在显著的空间聚类特征,不同板块在空间关联网络中所发挥的作用各异。第六部分从空间的角度考察税收竞争的资本要素流动效应。本部分运用双权重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对1994~2014年中国29个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资本要素流动效应及其路径依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税收竞争对地方资本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资本形成不仅与地方宏观税负呈负相关关系,而其本身还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即资本集聚表现出自身强化的特点。此外,还发现加入WTO这一重大制度变革对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资本要素流动效应具有较大影响。第七部分研究税收竞争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非正规就业效应。通过理论阐释和机理分析政府间税收竞争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然后构建双权重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对199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非正规就业效应展开分析,发现省域非正规就业规模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而在空间上则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表征税收竞争的地方宏观税负与非正规就业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非正规就业影响因素也同样存在空间上的关联效应。第八部分是对前文研究进行的总结。通过概括主要结论,从中得到优化宏观税收政策安排、改善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关系以及促进区域招商引资、调整非正规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政策启示,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上内容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在实证基础上辅以规范分析,同时还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研究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1)理论机制与建模基础的创新。通过时空因素的引入,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网状机制,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提供建模依据,弥补经验研究中设置空间权重矩阵过于随意的缺陷。(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其一,将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到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互动及其要素流动效应研究中,尤其在考察税收竞争的要素流动效应时,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空间结构赋予不同的空间权重刻画,构建的双权重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对税收竞争效应的考察更符合中国实际;其二,创造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税收竞争研究中来,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互动的考察提供新视角。(3)研究内容方面的新颖之处。在税收竞争的要素流动效应中,首次研究了税收竞争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在内容上具有新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