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陆空间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薄弱,与国外相比研究还比较落后。《物权法》颁布以后,空间权得到初步规定,理论界对空间权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学者们也更加注重空间权的含义、客体、性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本文立足国内外空间权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基本国情,结合对《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仔细研究,对空间权的概念、客体、性质、目的、变动、登记以及我国空间权的确立与完善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部分,空间权的内涵界定。本部分通过对空间权的概念、客体、性质及目的来界定空间权的内涵。笔者基于空间权的主体属性、客体属性、权利属性、范围属性等特定属性,认为空间权即为:以地表上下特定的空间为客体而成立的不动产物权,包括“所有”类型的空间权和“利用”类型的空间权。第二部分,空间权的种类与体系。对空间权进行分类,便于界定各类空间权利范围,以及空间权利体系的构建。“所有”类型的空间权利是为了空间资源的归属确权,而“利用”类型的空间权利则是空间权设立的目的之所在,二者同时存在,才构成一项完整的空间权。第三部分,空间权的变动与登记。基于空间权的特性,本部分着重对空间权的设立及限制,空间权的流转,空间权消灭事由及法律后果,空间权的登记内容和效力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我国空间权的确立与完善。本部分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实践方面和立法进程来谈我国空间权确立的基础,并在研究《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分析我国空间权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立法完善的基本思路,即在《物权法》总则中规定空间为“物”;在“所有权”一章中规定空间所有权;在用益物权章节中规定空间利用权;建立空间权登记规则。
其他文献
针对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数据分散、标准不统一、空间化程度较低及共享程度不高的问题,采用工程对象关联模型、GIS空间关系等关键技术,结合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内各业务处室应用
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大战略行为引起了广泛学术关注,同时也给学者们带来了很多困惑。针对冷战后日本的大战略调整问题,本文试图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结构
随着信息网络和现实社会的融合,网络空间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网络诽谤就是伴随信息网络产生的一种诽谤罪类型,不同于传统诽谤,其具有犯罪成本低,影响范围广,可控性差等个性化特征。由于信息网络的社会监督作用明显提升,区分网络诽谤与网络评论以及网络诽谤与寻衅滋事,不仅有利于明确网络诽谤的范围,更有利于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鉴于网络诽谤的特殊性,诽谤信息的捏造者和散布者发生分离情形,而明知虚假事实仍散
学位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归因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对影响其就业成败因素的主观推测,就业期望是指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下,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发展前景、心理等预
在进出口贸易日益繁荣的背景下,海上预约保险合同凭借简捷、便利的优点在海上保险实务中应用得愈加广泛。被保险人的申报义务在预约保险合同中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保险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