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对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和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政府责任缺失、资金来源不足、保障对象复杂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推进。因此,加快建设与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重点阐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第二部分,从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责任缺失、资金来源不足、保障对象复杂化等。第三部分,通过对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经验的总结,提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一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立法先行;二是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三是坚持贯彻社会公平原则,实现社会保障的全民覆盖;四是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及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第四部分,提出新时期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明确执政理念、强化政府职责;二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三是建立保障对象的类化解决机制;四是强化法制监督、健全保障机构,以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