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稀土配位高分子的构筑与性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它结合了导电聚合物的光、电、磁功能和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并可能由于协同作用、互补作用而体现出未知的新性质,所以,一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崭露头角,就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日趋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此类复合体系必将在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传感技术、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电器件、电磁屏蔽、雷达吸收、激光放大材料等方面展现良好的应用前景。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质(电荷转移、电致变色、电致发光等)的研究是实现材料器件化的基础与前提,因而倍受关注。研究此类材料的光学性质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并且挖掘其新的功能与应用。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面临如下的挑战:1)如何通过理论与实验方法探究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2)如何从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体系的光谱中获得界面相互作用及聚合物分子的取向信息。3)如何实现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体系在光电器件、生物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这些研究与探索对于进一步认识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体系和丰富该体系的科学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其功能化、实用化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发射光谱,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光中心在无机和有机发光材料中已有广泛应用。然而稀土无机材料存在难加工成型、价格高等问题;稀土有机小分子配合物则显示稳定性差等不足,这些因素限制了稀土发光材料广泛的应用。由于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原料丰富、合成方便、成型加工容易、抗冲击能力强、重量轻和成本低等特点,如果将稀土元素引入到高分子基质中,巧妙地将两者的特性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光、电、磁多功能材料,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本论文在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特殊光谱现象、新颖光电性质的研究以及稀土配位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多功能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结果:(1)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SERS与SEIRA是表征聚合物掺杂、脱掺杂态及两种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电子转移的有力工具。核壳复合纳米颗粒,特别是金属/导电聚合物体系的SERS与SEIRA现象少有报道。我们研究了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体系的SERS与SEIRA现象,考察了微粒中银核与聚吡咯壳界面处的相互作用,对Ag@PP核壳纳米复合微粒的SERS与SEIRA现象的起因进行了详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与拉曼谱图中的-C-H伸振动峰被加强。我们认为,在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中,具有b2对称性的-C-H面内振动的增强是由Herzberg-Teller耦合引起的电子转移的结果。不同激发波长下(488nim和1064nim)的拉曼光谱说明,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的SERS是EM和CT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PPy聚合过程中氧化剂FeCl3用量的增强,电子转移对光谱增强(增强红外和增强拉曼)的贡献增大,说明掺杂氯离子改变了银的费米能级和聚吡咯的分子能级,从而导致了更好的能级匹配。这些结果揭示了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作为光电器件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增强振动光谱在金属/导电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了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的具有pH值响应的发光特性,从产生机理及潜在应用两个方面探究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的发光性质。通过比较具有不同银核与PPy壳体积比的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的激发、发射光谱及量子效率,我们发现460nim发光峰来源于PPy的S1→So跃迁,而520nim是Ag的等离子发光以及Ag与PPy之间电荷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峰随着PPy外壳掺杂度的提高发生蓝移。并且,我们记录了不同pH值水溶液中以及逐渐碱化与逆向酸化过程中的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的发光光谱。发光峰位置的变化表现出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对介质pH值变化的可逆、快速响应,显示了Ag@PPy核壳纳米复合微粒作为可逆pH传感器的潜在应用价值。此项工作不仅提供了通过掺杂效应调节金属-导电聚合物的发光性质的方法,而且为金属-导电聚合物应用于pH传感器领域开辟了道路。(2)导电聚合物/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应用我们通过原位种子聚合构筑了碲化镉/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复合纳米微球。CdTe/EDOT-PSS复合纳米微球的UV-vis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均表明两个单独组分CdTe与PEDOT-PSS之间存在电荷转移现象,并且可以提供多种色彩的pH感应功能,显示了其作为传感器及光电器件中pH响应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利用金属表面活性剂EPE-Fe,通过微乳液聚合一步法制备得PPy/PB核壳纳米颗粒,由此获得的规则纳米结构使PB纳米壳及PPy/PB核壳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可以得到深入研究。空心结构赋予了PB纳米壳结构612nm的发光带。将PPy复合至PB壳层内之后,由于从PPy核至PB壳的电荷转移,荧光峰蓝移并增强。电荷转移的发生可以通过IR,UV及Raman一系列光谱实验证实。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PPy/PB核壳纳米颗粒可以进入Bel-7402细胞,展示了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潜在应用。(3)稀土配位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多功能化我们通过一种新颖的方法将Pr3+离子引入至聚碳酸酯(PC)薄膜体系,形成了不含低分子量有机配体的镧系配位复合物,融合了PC的机械性能、介电特性与镧系离子的光学性质。有关Pr3+离子浓度对于PC-Pr薄膜性质的影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设计符合商业或特定领域实际应用的功能性薄膜。将PC-Pr扩展为其它镧系离子/聚合物体系有望结合组分的多种特性,从而获得适合不同需求的材料。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档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通过大数据来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使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实用、高效,是众多高校需要解决的一
为了研究和促进密切值模型在农业技术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对近几年的国内密切值模型的应用文献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该模型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热水催化的环氧开环反应的机理研究。自从1980年Breslow小组报道了Diels-Alder反应在水中进行时有显著的加速效应后,水促进的有机化学反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小儿高热惊厥患者100例,对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及时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小儿高
近年来,苍南县全域旅游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引导和扶持下发展迅速。笔者结合全域旅游背景下苍南旅游发展现状,就苍南旅游发展要素制约明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整合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已成为当今分析化学领域的一大热门。在各种环境污染物中,环境痕量元素由于其对生命物质的营养和毒害双重作用而广
目的总结类癌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9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21例类癌病例,并对类癌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临床阳性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确诊进行回顾
近期,“SCM”品牌塔机群参建“建筑工业化”项目——锦丰新城。该项目与传统建筑业相比,实行生产工厂化与施工安装装配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现场对施工设备的吊重量和精确就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