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成长之旅——《雨王汉德森》的及物性分析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犹太裔作家,为表彰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雨王汉德森》是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59年,自从发表50余年以来,一直受到各个流派的关注。本文试采用韩礼德(Halliday)的及物性系统来分析汉德森的精神成长之旅。分析的模式包括:分析同一旅行阶段的不同及物性过程之间的百分比;比较不同旅行阶段的同个及物性过程之间的百分比;探讨及物性过程本身隐含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作者索尔·贝娄以及他的作品《雨王汉德森》。第二章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此作品的现有研究。综述结果显示:及物性系统理论还未曾涉及,而本文的研究角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第三章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及物性系统中的六个及物性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以及各个及物性过程的主要成分。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析并比较了选段中的及物性过程,证明了汉德森的非洲旅行是一次精神上的救赎与重生之旅。第五章则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汉德森的精神成长变化过程:从内心混乱到内心平静;从逃避社会到融入社会;从暴躁无情到充满爱心。
其他文献
新课标在中学已经实施多年,其核心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学上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但离预期的效果还是有很长的距离。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教学的有效性问
从翻译家到对外传播专家,沈苏儒先生以广阔的视角研究翻译,将翻译思想运用于对外传播领域,从而开启了对外传播翻译理论研究新的篇章。将对外传播这个被许多翻译从业者遗落的领域
阅读对外语学习者获取和交流信息来说至关重要。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认知过程。通过它,作者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而读者通过识别、关联以及推理
本研究以相关文献和Narciss和Huth的信息型反馈框架为理论基础,以浙江某大学10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调查学生对外教课堂反馈的功能、内容和
在文章中,一种新型的可同时覆盖2G,3G,4G移动通信的超宽带天线被设计并制作出来。该天线综合采用了端部加载技术和特殊的双套筒技术。天线端部加载部分对天线输入阻抗的虚部
区别于完全物权,限制物权的设立意味着所有权人权利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相比排除对自有财产的全部干涉,通过出让部分
英语新闻报道是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文化误读现象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时有发生,影响正常的跨文化交际。本文基于阐释学和文化相对理论对文
在拉美国家,如按照实际运行情况来划分,主要有三种政党制度,分别是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优位制。拉美国家政党制度是政党联盟出现和发展的基础。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拉美国家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