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印度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年经济增长率连续几年保持在世界前两位,已跃居为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在其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依旧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由于历史、社会等因素造成的贫富分化问题也一直是印度社会不可回避的难题。在这个占有世界上最多贫困人口、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不平等现象突出的国度,印度社会能长期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这说明印度存有一种“超稳定”的发展形态。本文主要以印度的社会稳定为研究主题,在分析印度贫困问题严峻、贫富差距悬殊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长期以来印度在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能保持社会稳定的现实,剖析印度种姓制度、宗教文化、社会保障政策和议会民主制在其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指明现今印度在保稳定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期加深对印度社会稳定的理解。印度能够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实属不易,因为其国民间贫富差距悬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而总人口仅占1%的富人却占据国内近60%的社会财富。因此,印度“超稳定”形态得以维持的原因值得深入剖析。本文认为印度能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形态是因为受到种姓制度、宗教文化、社会保障政策和议会民主制的影响。种姓制度虽内含有固化人们社会地位的消极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也是印度社会稳定的一道天然屏障。印度的宗教文化对国民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正因为几乎人人都信仰宗教,人人受宗教观念约束,所以宗教文化能起到加固社会稳定的作用。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被认为是低水平的,但几乎是惠及全体国民的,尤其向贫困阶层倾斜,因而为社会稳定拧紧了安全阀。印度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议会民主制,国内多党竞争的选举制度有利于加强各党派的底层关怀,选民通过参与选举舒缓政治情绪,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印度的贫困问题和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是印度国内种姓冲突、.宗教矛盾等问题发生的诱因。印度亟需正视民众在社会财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问题,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唯有这样,印度社会稳定的形态才能得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