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着土壤养分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pH值是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人参不同生育期主要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期对人参土壤的肥力状况以及人参在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土壤环境质量不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而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害重金属一旦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对人参土壤中Pb、Se、Hg、Ge、As、和Sb元素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的评价,这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提高人参品质以及维护土壤生态平衡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林下参不同生育期根区与对照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发现人参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的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展叶期根区土壤全N、全磷和速效K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人参对其消耗较多;开花期根区土壤全K和速效N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人参对它们的耗竭量较多;绿果期根区土壤速效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红果期根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该期人参对其消耗较多;枯萎期对有机质的消耗持续增加,对其他养分的耗竭量有所降低。对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速效N和全K分别呈显著相关,全N与全P、速效N分别呈极显著相关,pH值与全K、速效K分别呈显著相关。(2)对农田栽参不同生育期根区与对照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发现,展叶期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全P、速效N含量丰富;开花期根区与对照速效P、速效N含量差异逐渐增大,人参对二者的消耗逐渐增加;绿果期根区土壤全K和全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红果期根区土壤全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说明人参在该期对其耗竭较多;枯萎期对速效N和速效P的耗竭量最多,对其他养分的消耗有所降低。对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有机质与全P、速效N分别呈极显著相关,与全N、速效P、速效K和pH值分别呈显著相关,全P与速效P、速效K分别呈显著相关,pH值与速效K、有机质分别呈显著相关。(3)对林下参根区与对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出,根区土壤全Se、全As、全Pb、全Ge、有效Ge、有效As和有效Pb含量均低于对照,全Sb和全Pb各自样品间的含量差异较大,区域间含量差异以及植物生长对元素的影响较明显。通过元素间相关性分析发现,Se、Pb和Ge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全Pb和全Se、全As和全Hg、全Sb和全Ge含量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间影响的程度较大,土壤有机质与全Pb、全Se呈极显著相关,pH值与全As、全Ge、全Pb以及有效Hg和有效Pb之间分别呈显著相关。(4)对农田栽参根区与对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出,根区土壤全Pb、全As、全Ge、全Se、有效As、有效Pb、有效Se的含量均低于对照。通过相关性分析可得,Pb和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呈显著相关,全量元素Se与Pb、Hg分别呈极显著相关,土壤pH值与全量元素Pb、Hg、As和Ge分别呈显著相关。(5)依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吉林省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对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出,以国家背景值为参照标准,林下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背景值,都符合一级水平、未受污染,综合污染程度为安全;农田栽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背景值,污染程度均为安全;以吉林省背景值为参照标准,林下参土壤重金属Se含量超过背景值,污染级别为轻度污染,综合污染程度为安全;农田栽参土壤中Se和Hg超过背景值,污染级别为轻度污染,综合污染程度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