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说起,第二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情感心理变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被研究较多的情感心理因素有态度、动机、焦虑、移情、自信心等。除此之外,特别对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逆反心理也被看作是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消极情感之一。如何能够避免或减弱逆反心理给中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我们亟待去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和影响中学生英语习得因素的研究,但大多数都将二者分开来对待。本文以外语学习情感过滤理论、逆反心理相关理论、自我分化以及教师中介作用等理论为依据,就逆反心理这种消极情感心理对中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以武汉市南湖中学随机抽取的15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方式,就逆反心理这一消极情感心理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及逆反心理对英语成绩的影响是否在性别因素上存在差异进行了探索研究。学生的统一考试英语成绩被看作英语学习成绩的表现手段。本研究利用社会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逆反心理。逆反程度与英语成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且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消极情感心理,像滤网一样成为学生语言“输入”转化为“吸收”的情感障碍;2)虽然男女生在英语成绩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体现在逆反程度上的差异很小,所以逆反心理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在性别变量上差异不大;3)统计问卷得分得出:自主受限、同伴影响及超限逆反是导致学生产生英语学习逆反心理的最主要诱因。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本文建议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充分采用情感教学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及注意同伴影响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