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在思考艺术的发生问题时,我们每每习惯追溯到原始艺术那里。拉斯科山洞岩壁上的野牛、新石器时代的陶盆,似乎是我们总也绕不过去的话题。但艺术智能概念的提出,从艺术发生动力学的切入角度,使我们关注到艺术的发生与人类个体的成长、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艺术发生问题的讨论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艺术智能,作为一个概念被经常提及,与多元智能理论的风行不无关系。不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下,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名词。而历史上的另一些学者,虽然没有运用“艺术智能”这种表述,却基于对艺术的开放性的认识,认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智能:人们通过选择、组织媒介物(而不是通过言语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发表对生活的看法、显示对生活的态度。本文正是在对艺术智能这一概念的辨析中,首先廓清了我们对它的理解。“智能”概念本身同时暗含着双层意义:一、任何智能都不是抽象的,必然要以某种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二、无论是何种智能,必然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本文依据这两条线索结构了全文。一方面,艺术智能必将以某种具体的艺术活动的面目展现出来,早期的艺术智能表现为幼儿有意识的涂鸦,以及具有交流性质的哼唱等等。另一方面,艺术智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它最初表现在幼儿的艺术活动中,并在持续的类似活动中得到加强,但随着儿童的逐步社会化,艺术智能不再表现得生机勃勃,在通常情况下,从此步入了发展的停滞状态。而在相对少数的人那里,它却实现了从“U形”谷底的第二次发展。我们正是以这样两条线索呈现了对于“艺术智能”的理解。在行文当中,我们把儿童的艺术智能称为“早期艺术智能”,这是对“早期教育”概念的效仿,以便突出我们对于个体艺术智能的发展表现出的关注。随后,我们涉及了早期艺术教育的现实,因为“教育”被我们认为是突破“U形”曲线瓶颈的关键所在。根据实地考察和调研,我们发现:甚至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已经被接受的情况下,积习还是难于松动、改变。当然,在我国幼儿教师负荷过重,也是造成早期艺术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提出了早期艺术教育中具有普遍、典型意义的两种消极现象,并对比呈现了艺术教育史中相对应的积极实践,从而结合现实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观点。最后,我们谈到了心目中早期艺术教育的理想状态。它既涉及笔者在一家韩国幼儿园为期一个月的兼职,与在本地几所幼儿园的考察、调研的所见所闻进行的对比与总结,也涉及与第二章中“想象性游戏”相呼应的,对于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思索。并强调指出:成人的作用是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关键性因素,这一作用的良好发挥甚至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