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右侧半横断损伤模型,通过大鼠侧脑室置管途径联合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脊髓损伤,分析评价侧脑室途径给药方法的可靠性以及ChABC和BMSCs联合应用在治疗脊髓损伤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于移植前通过DAPI进行标记,调整细胞浓度备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0只,建立右侧脑室置管及右侧第10胸节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损伤组(A),BMSCs移植治疗组(B),ChABC治疗组(C)及ChABC和BMSCs联合治疗组(D),每组30只。其中依据取材时间点及实验目的将A、B、C、D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30天以及BDA示踪六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n=5)。A组于损伤后即通过留置管给予6μl PBS,以后每两天一次,共6次;B组于损伤后第6天通过侧脑室留置管给予含有BMSCs的PBS(5×107cells/ml)悬液30μl;C组于损伤后即经留置管给予6glChABC(100U/m1),以后每两天一次,共6次;D组联合应用上述ChABC和BMSCs,给药途径、剂量及时程与上述单独使用时相同。各时间点采用BBB评分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情况,然后取材固定以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脊髓损伤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情况。术后第14天BDA示踪亚组大鼠(n=5)行BDA顺行示踪染色。[结果]1.脊髓损伤后各组大鼠均出现典型右后肢瘫痪,损伤后第3天A、B、C、D四组间BB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损伤后第7、14、21天,B、C、D三组与A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D组与B、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脊髓伤后A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B、C、D三组损伤后胶质瘢痕均比A组少。脊髓伤后第21天,A组可见胶质瘢痕面积明显扩大,组织结构紊乱且不连续;B组空洞不再继续扩大并有缩小趋势,可见少量胶质瘢痕填充在断端;C组头侧与尾侧有少量白质穿过损伤区相接触,瘢痕区域明显减小;D组神经元形态改善,邻近脊髓空洞范围明显缩小,组织结构连续。3.将DAPI标记的BMSCs经大鼠侧脑途径移植,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部位均可见带有蓝色荧光标记的BMSCs。D组术后第21天在脊髓损伤部位仍可见大量阳性标记的BMSCs细胞存活。4.损伤后第21天B、C和D三治疗组的GAP-43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阳性细胞数多且染色深;损伤后第14、21、30天时,B、C、D三组与A组间损伤区GAP-43阳性细胞百分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B和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B、D两组与C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5.各组脊髓损伤后损伤区GAFP表达均随时间发展逐渐增强,第14天达到高峰。损伤后第7,14,21、30天,B、D两组与A组的GFAP染色阳性面积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组与A组比较,仅第21天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损伤后第7,14,21天,D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BDA注射后2周镜下观察结果显示,A组损伤平面以下BDA阳性神经纤维最少,B、C组有部分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平面向下传导,D组BDA阳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平面数量最多。定量分析显示D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与A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鼠侧脑室留置导管给药途径安全稳定,移植细胞及药物通过脑脊液循环能有效到达脊髓损伤处,BMSCs存活率高。此法适合长时间多次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可避免多次麻醉带来的风险和影响。2.大鼠脊髓损伤后ChABC可以有效分解CSPGs,抑制损伤部位胶质瘢痕形成,为轴突再生提供有利微环境,从而间接促进轴突再生。3.联合应用ChABC与BMSCs可上调GAP-43的表达,改善受损神经元形态,从而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起到促进作用4.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增加,联合应用ChABC和BMSCs能够相互协同,可明显抑制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从而抑制GFAP的表达,同时ChABC能有效降解脊髓损伤区胶质瘢痕,延长移植细胞BMSCs的修复作用时间,明显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