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递送和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对于局部患有骨肉瘤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和化学治疗的方式来提高其生存率。由于化疗药物的非特异分布,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对正常组织和器官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高药物利用率,延长循环半衰期,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光热疗法由于侵入性小,并发症少和恢复速度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其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骨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分别负载姜黄素和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探究其在光热治疗和温度响应药物释放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将聚多巴胺粒子和Pluronic F127稳定乳液液滴在水/1,3,5-三甲苯界面上组装获得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以相变材料月桂酸为药物负载媒介,将姜黄素负载到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孔洞内部。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作为光热剂,当近红外激光照射使材料温度高于月桂酸的熔点时,它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进而释放姜黄素。介孔聚多巴胺的引入能够增加药物负载效率,且其光热性能能够增加癌症的治疗效果。细胞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通过光热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同时释放的姜黄素能够产生活性氧,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该研究中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通过化疗和光热治疗的协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骨肉瘤治疗效果。(2)将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负载到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上,随后在其外部包裹牛血清白蛋白涂层,防止药物过早释放,从而开发制备了能够进行药物递送,具有光热治疗效果和受控生成自由基的多功能纳米材料。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引起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的分解,实现自由基的可控释放。细胞学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有效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在未来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贵州省在校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现状。方法:利用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贵州师范学院200名大学生进行了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贵州省在校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掘具有脑部营养健康保护功能的食品成分并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菊苣酸(Chicoric acid,CA)为天然
前一段时间,软件业界在探讨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几乎所有软件企业在谈到"国际化"时,都觉得"国际化"就意味着"钱"途美好.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方法以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石大小分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是等离子体辅助加热和维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红外诊断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诊断手段,逐渐用于中性束束品质诊断中。在红外诊断装置中,由于红外相机的光轴与靶平面的垂线呈一定夹角,从而导致采集图像的几何畸变。论文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红外畸变图的校正,为红外成像应用于中性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目的分析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运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共62例,依据患
随着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日益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网络环境入手,分析传统组织结构与网络环境要求的差跑,指出企业组织结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