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新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性问题。对于这一理论问题的阐述,应当综合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20世纪传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论证。我国古代文学中对“文以载道”的论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通过诗歌等文体表达思想和感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详细阐明了“上层建筑”的内涵,一种是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另一种是思想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等等观念。文艺和政治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表现在我国建国初“十七年”期间。探讨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需要从宏观方面对文学批评与政治话语的关系进行探讨,从二者发生语境的探索到“十七年”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我国的文学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的文学表达方式。在政治话语的规范下,文艺政策、文学批评标准的演变给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在实践过程中批评主体的批评心态、世界观的改造以及对批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文学理论的丰富,文学批评话语逐渐形成了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泛化、审美意识形态的弱化以及批评话语模式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十七年”时期文学和政治的密切、复杂关系。在政治话语制约下的文学批评不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推进了文学理论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意识形态的统一和维护、理想信念的培育与强化,在集体主义占“上风”的态势下,个人的自我价值不得不隐匿光芒。无论是中国古代与政治相融合的文学,还是近代以来与政治历经分合的文学,其与政治相关联的状态始终都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存在。政治作为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着文学,也制约着文学,成为文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文学总是要反映社会生活,即使不直接表现政治,也无法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十七年”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所以,本文采取的论证角度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现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的变化,为文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