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ite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读课文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辅助点拨的一种课文类型,在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以“*”作为标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和独立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而,强调自读课文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七年级是最先接触到新版语文教科书之一的年级,又是初中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在学习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及自读课文教学策略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从“自读课文”名称的发展变化、新时期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特殊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缘起,接着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总结概括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研究意义,最后指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说明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的编写特点与特殊地位。首先梳理了七年级自读课文在课文篇章和教材结构上的特点:在课文篇章上,自读课文的数量占比较高、类型选择多样、选文倾向体现时代性;在课文结构上,自读课文在单元中的分布和在课文内部结构上都体现出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其次强调七年级自读课文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是教读课文的“练兵场”,还是课外阅读的“跳板”,其助读系统能助力学生的阅读。最后在强调七年级自读课文特殊地位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自读课文的教学意义:巩固教读课文所学知识、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第二章探析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访谈法与观察法进行调查,了解七年级师生在自读课文教学上的情况,其目的是对七年级自读课文教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教师不明编者意图、教学目标设置不清、课堂引导能力不足且教学评价单一、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三章是在结合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所呈现的问题提出“导”、“读”、“学”、“评”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首先在“导”方面,强调从课前到课后,注重从课前导学案、课中质疑解难和课后课外阅读进行引导;其次在“读”方面,强调从教读到自读;接着在“学”方面,强调从教师到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旁批”进行学;最后在“评”上,强调从单一到多元的改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层次化。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的有效改善,对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作者经验的有限,策略的设置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后来的研究者能予以改善。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改革已渐渐开始并深入.学校教师以及各级领导都想方设法地推动这一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前上课时,教师是主讲人,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使课堂成为了教师的天下.教师一个人说,全
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电影歌曲的贡献,本文基于电影叙事学,在厘清相关概念和总结主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例探析好莱坞动画电影歌曲的叙事表意功能,具有一定的审
能量分配格局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础,但是由于热带森林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对它的热值和能量分配格局的全面研究还很少。该文研究的热带季节雨林位于西双版
介绍伤损钢轨加固急救器功能、结构特点和技术指标,以及工作载荷、新型夹板与夹具结构设计。采用轨道绝缘技术,提出夹板与钢轨的楔形配合,设计绝缘夹板和施力机构。通过绝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