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十年,党领导人民对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注重社会公平,但平均主义盛行,效率不高,生产力发展迟缓,导致社会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事实表明,贫富分化过大、过快使社会问题丛生,既损害公平,又抑制效率,危害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这已引起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已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但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仍然过大。如不能正确认识并采取有力举措尽快缩小贫富分化过大的问题,就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认真分析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可知,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中的基本目标,而实现这一本质要求和基本目标,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又体现为具体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在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中,蕴含着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这就说明,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既要求社会公平,又讲求提高效率。没有效率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富裕就没有物质基础,就谈不上富裕;没有社会公平,只是部分人富裕,贫富差距过大,就谈不上“共同”富裕。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事实可知,我们党领导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贯穿着公平效率的关系。事实表明,不注重效率,不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就会导致贫穷;不注重公平,就会导致社会失衡,导致贫富分化严重和贫富差距过大。公平效率缺失任一方面,都会危害到共同富裕这一原则和目标的实现。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效率关系,是坚持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关于公平效率的内涵,以及在当代中国发展和追求共同富裕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效率的关系,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在分析各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效率关系的根本看法。当代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出发,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自建国以来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事实梳理和理论研究,得出了相关经验和教训;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存在的贫富分化状况,探讨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认为:必须在坚持公平效率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和政策选择。在制度层面,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制保障等;在政策层面,包括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政策的改革和完善,深化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