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广告中的说服策略——中药广告和西药广告的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广告越来越细分化、个性化。而作为语言劝说功能的应用的一种,广告语言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语言学家已经在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等很多领域做过有关广告的研究。但是,广告中说服策略的研究成果目前还相对有限,尤其是药品广告。事实上,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而药品广告在各大类广告的销售额中,也列于前位。在中国,药品根据起源地的不同,被分为了中药和西药。众多学者对中药和西药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而对于中药广告和西药广告的比较分析,却鲜有人研究。因此,笔者试图从说服策略的角度,在中国药品广告的大背景下,对比分析中药和西药在广告语言上的异同。  本文以语用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从理性说服策略和感性说服策略两个方面对中西药广告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其说服策略的运用具有以下异同点:1)相同点:在理性说服方面,中西药广告都运用了直白说理,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和强调药品独特性等策略。在感性说服方面,中西药广告都运用了感情诉求,同情诉求,恐惧诉求,语言美感,和给药品赋予额外价值等策略;2)不同点:在理性说服方面,中药广告对数字的运用通常与其悠久的历史相结合,而西药广告则重在对其疗效的强调。另外,两者在专业术语的选择上,也各有偏好。在感性说服方面,中药广告在情感说服上,更加针对特定的消费人群——小孩、老人、母亲,而西药广告则没有此类倾向。  对中药广告和西药广告说服策略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药品广告中说服策略的应用,并为学者们对中药、西药的比较分析提供一种新颖、实用的视角。同时,由于近年来药品广告失范现象的增加,广告主可以从说服策略的角度提高自身广告质量,创造出更加特色、高效、有价值的药品广告。
其他文献
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作为翻译研究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正式提出的“翻译即改写”(translation is rewriting),并进一步阐释影响翻译的非语言要素。该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的儒家经典之作,是儒家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集中体现。早在1563年,就有了《论语》的拉丁文译本,之后的四百多年里《论语》的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深的形势下,航运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作为这方面国际交流的通用语,海事英语口语因其使用场合的专属性而独具特色。然而,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