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的图像研究

被引量 : 56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图像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龙”的图像在新石器时期就以其多样的造型而出现。龙图像不仅是建筑雕刻、绘画的创作题材之一,也是传统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的重要图像纹式之一。纵横几千年的龙图像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艺术设计多样式而被制作表现出来的。龙作为原始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总不能超越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也不能超脱那个漫长历史背景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先民流传下来的世代宗教观念、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等等的影响,而最终形成为多种因素综合铸就、历经漫长岁月演化而成的产物。这种种神性独特新奇的龙图像造型设计,以其多姿多彩的装饰设计手法,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恢弘气派,独特神彩,并也不免使人迷惑,渴求解索,这正是中国龙的独特艺术魅力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致。本文从各个历史时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中的龙图像艺术设计作品,结合文献典籍中的有关论述,运用历史学、图像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不同发展阶段龙之形态、纹饰、图像等相关造型设计在演变过程中的个性与共性进行解读、剖析、研究,并对龙图像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龙图像体系。从演进的时间来看,龙图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古拙抽象的商周龙;秀丽矫健的春秋战国龙;雄浑豪放的秦汉龙;飘逸健壮的六朝隋唐龙;清秀曲丽的宋元龙;繁复华美的明清龙。从汉、唐以来人们总结的“龙有九似”以及“一龙三停”、“一波三折”的基本设计特点来看,表明我们的祖先是善于摄取多种动物局部,再重新组合设计,以完成虚实统一、形神兼备的艺术化龙图像造型设计,也就更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意境情趣了。“龙”的起源尽管众说纷纭,但龙图像作为一种民族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图像徽记。通过对龙图像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解读,把握龙图像典型性的形态与最本质的意蕴,并对其设计形式作历史的考察总结,研究龙图像在各个时期艺术设计中的形成、变化及其所传达的设计理念,揭示其所表现或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以及龙图像设计的象征意义,及由此而扩大、积淀成的民族审美意识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气质。
其他文献
阐述了水是商品但不同于商品,在制定水价前必须进行水分类;提出了水价制定中应遵循的理论依据、主要原则及可参照的有关方法;浅述了用“水影子价格”为制定水价基础的可行性。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水资源配置主要要素及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思路进行了探讨,最后点出了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关键──“水资源影子价格”、“产品水影子价格”。
随着社会变迁,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低下状况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与和谐社会的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和研究,煤炭企业物业服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既是全球变化的原因,也是全球变化的结果,LUCC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一个研究热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获取是研究LUCC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遥感
当前,我国还处于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速度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不断加
本文结合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从多角度诠释其构成与特色,力图对教学能力的完整内涵做延伸探讨,并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优化的途径进行了浅析。
地震勘探解释评价数据库是地震资料数据仓库,它的建立可以减少地震资料重复处理解释工作,从而大量节约生产时间和经济成本。本文在GIS思想指导下,着眼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地震
本文将随机选取了18家上市公司,利用其开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建立KMV模型,依次算出公司的股权价值以及股权价值的波动率,资产的市场价值以及资产价值波动率,确定违约点,然后
采用欠注成型工艺制备微发泡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分析外加压力场对PP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外加压力的增大,PP复合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