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零件精密加工固持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重量轻、散热好、性能优异的超薄零件在石英晶体振荡器、太空望远镜、极紫外光刻机、大功率激光器等器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超薄零件的径厚比大、刚度低,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内应力、热应力、固持应力、加工应力等会使零件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制约了超薄零件加工效率和面形精度的提高。随着精密仪器对于超薄零件需求量和面形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超薄零件的传统加工工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超薄零件的单面加工工艺流程通常包含选坯、切割、固持上盘、研磨(磨削)、抛光、检测等步骤。因为超薄零件刚度低,抵抗变形的能力差,固持上盘时的多种应力会使超薄零件表面产生附加变形,经过研磨抛光加工后,零件的盘上面形精度已经达到指标要求,但下盘后固持应力释放引起的弹性回弹会使零件在盘上的面形精度损失殆尽。被加工零件需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反复上盘多次迭代加工才能达到精度要求,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稳定性差。因此,开展超薄零件加工过程中固持变形的研究,揭示其变形规律和机理,对提高超薄零件的加工效率、精度和稳定性很有必要。本文在调研了超薄零件精密加工固持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零件常用的环氧胶粘结上盘和沥青球粘结上盘的变形机理和规律,对影响上盘变形大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提出了改进后的零件固持技术,有效地减小了超薄零件的上盘变形和下盘后的面形恶化。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不同粘结方式和固化顺序的环氧胶粘结上盘对比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了影响零件上盘变形大小的试验因素,并揭示了超薄零件胶结上盘变形机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胶结上盘方式,将零件上盘变形由现在的3μm-5μm减小到0.51μm。(2)基于沥青材料的粘弹性特征,分析了蠕变和应力松弛对超薄零件沥青球粘结上盘变形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粘结面积、加热温度、降温速率、材料属性、沥青球尺寸均一性、沥青球排布方式等对零件上盘变形大小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将超薄零件的上盘变形进一步减小到0.36μm。(3)通过去应力、上盘固持、研磨、抛光、检测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完成了Φ50 mm×1mm超薄熔石英零件的精密加工。抛光后零件盘上面形精度PV值(Peak-to-valley Value)为0.15μm,下盘后由于弹性回弹效应零件面形精度PV值为0.46μm,有效地抑制了超薄零件下盘后的面形恶化。
其他文献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许多企业开始采用IT外包方式开展信息系统和机房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工作。IT运维外包理论上可以做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IT运维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山东农信已与30余家IT运维外包供应商合作,并签订了 IT运维外包服务协议。但在这些IT运维外包供应商提供服务过程中,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服务效率下降、服务周期延长、服务质量不及预期、服务失去控制等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
并购作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企业的广泛推崇。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企业主导的并购风起云涌,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事件数均屡创新高。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使得并购支付方式从单一的现金支付走向多元化,确定合适的支付方式是并购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并购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有关并购的研究都是以企业不受融资约束为潜在前提,也就是说收购方可以从
建立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法,并优化色谱分离条件;研究含油脂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与中国国家标准比较,该法试剂用量少,快速,简便;该方法测定16种
作为有机电子器件的重要研究方向,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因其独特的优点与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OTFT性能的不断攀升,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多功
血浆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和变化的一门科学。血浆中蕴藏着生命机体的所有信息,因此只有彻底了解血浆中存在哪些蛋白质,才能知道如何利用血浆来预测人体对疾病的
去年,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成立了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二是在各金融机构中成立金融系统党委。这些改革不仅体现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也给金融机构赋予了新的
河津,历史积淀深厚,文有司马迁,武有薛仁贵。汾、黄二河交汇与此,东迎汾水、西接黄河,因地处滨河之要口,黄河之要津而得名,古称“绛州龙门”。鼓,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的民间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展现着三晋大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而绛州鼓乐更是在全国闻名遐迩。河津南原花鼓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晋南地区独领风骚,成为一道亮丽的鼓乐艺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