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VR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最终完成试验49例,试验组23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试验组患者给予VR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8周,每周六次、每次30分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评估,评估包括MoCA(Mo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研究结果:1.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UE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非常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上肢评分均有提高,且组内比较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手腕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组内比较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氏指数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3.8周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3个子项目得分和MoCA总分均非常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延迟记忆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注意力得分和MoCA总分均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定向力2个子项目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患者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3个子项目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延迟记忆项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oCA总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增高,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后试试验组患者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波幅较对照组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改善和上肢功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组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患者上肢功能改善呈正相关关系(r=0.44,P=0.04)。对照组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上肢功能改善相关性不明显(r=0.07,P=0.74)。研究结论:1.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而且可以改善认知功能。2.试验组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对照组的认知训练。3.虚拟现实辅助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存在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