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态度、自我认知、行为方式、个性倾向等多方面。随着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学校教育管理也受到了启发,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家和教育实践者的重视,因此班级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的的特点也日益凸显,各种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应运而生,在不同的地区和教育环境下实施和不断改进。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影响下,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和班级都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即以教师管理为主,学生协助为辅的管理体制,教师“领导者”的身份不可撼动,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校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新时期强调素质教育,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这就要求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建立适时合理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因此,本文针对当今班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班长组阁制”的管理体制,利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班长组阁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在当代经济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校的基层组织——班级应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学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班级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建立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班长组阁制”顺势而生,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为特点。笔者在分析当代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班长组阁制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分别列举阐释了当代民主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传统教师管理观对学生发展的制约以及“班委会”制度的更新换代和班级自主管理制度的进化为“班长组阁制”提供的契机。从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全面分析班长组阁制实施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班长组阁制的实施策略。实践证明“班长组阁制”这一管理体制行之有效,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班级管理体制的弊端,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但“班长组阁制”依旧存在弊端和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由于学生不成熟的认知能力,这种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下,教师与学生达到高度默契,相互了解、信任,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在对“班长组阁制”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在五年级实施班长组阁制利大于弊,更加适应时代的教育要求,是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